二三十年前,在我國華南一些小城鎮和廣州、南寧、長沙、貴陽、衡陽、柳州等大中城市里, 經常可以看到瑤族賣藥人, 擺攤行醫, 就地賣藥。他們憑藉著世代相傳的一套草藥驗方, 為人們診病抓藥, 具有一定的療效。
歷史悠久的瑤族主要居住在我國南方山區。這里生長著茂密的植物, 為瑤民識別各種草木的性質, 利用草木的枝、根、皮、葉、花、果醫治疾病提供了十分廣闊的基礎。長期以來, 瑤民遇到疾病創傷時, 除了求神問卦, 送鬼治病等迷信辦法外, 主要還靠傳統的草醫草藥解除病痛。由于世世代代的摸索積累, 加上串村走寨的漢族小商販中懂一些中草藥知識的人的傳授影響, 瑤族慢慢地發展起了自己的一套民族醫藥。
瑤醫沒有專著, 全靠從醫人口傳心記, 在采藥與治病實踐中逐漸掌握各種草藥的名稱、形態、功用, 學習各種秘方、驗方和使用方法。聰明好學者跟著經驗豐富的瑤醫, 一、二年就基本上可以獨立開業。瑤醫治病與中醫不同。在中醫的“ 望、問、聞、切” 四診當中, 瑤醫一般用“ 望、問、聞” 三種, 尤重問診。
他們通過患者主述, 確定病癥, 再對癥下藥。瑤醫治病, 其法甚多: 對于一些流行傳染病, 往往采用隔離法, 以杜絕傳染擴大。對子一部分諸如肚痛、骨節痛與頭痛感冒, 采用艾灸、姜鹽擦或刮痞的辦法。在使用瑤藥方面,有水煎飲、沖酒服、燉肉吃、以及外用于洗、敷、搽、點等法。
瑤藥以植物類藥材為主有一定配方. 全靠從事瑤醫的人死記硬背。據1980年廣西金秀瑤族自治縣衛生局的調查材料統計, 在大瑤山的范圍內共搜集得名種秘方、驗方達1 , 3 54 個,治療的疾病包括: 內科的心臟病、高血壓、肝炎、胃病、腎炎、膽囊炎、心悸、腰痛、腸胃炎、上吐下瀉、二便不通、浮腫、氣管炎、甲狀腺腫大、腮腺炎、淋巴結腫大、風濕骨痛;外科的刀傷、槍傷、出血、蛇咬、娛蛤咬、燙傷、跌打損傷、骨折、腰肌勞損、竹木刻入肉、骨卡喉嚨、釘扎、鼠咬、_血尿、尿路感染、脫肛、痔瘡, 五官科的咽喉腫痛、眼痛( 角膜炎)、眼球起白斑、眼內簧肉、中耳炎、突發性耳聾、夜盲、鼻流血不止、 牙痛; 婦科的月經不調、痛經、月經過多、血崩、產后防病、惡露不盡、倒經、搔癢、白帶、催產等。每一種病一般都有幾種驗方,瑤醫一般根據患者生病的情況,才決定用哪個配方進行治療。
瑤醫看病一般不講究藥物的劑量。一般都是憑經驗用手指抓撮, 所以現代不少口授記錄的驗方, 雖有藥名, 但無藥物重量或數量的多少, 一般都寫作“ 適量” 。有的醫務工作者在調查中, 為了取得比較準確的數據, 也曾設法了解這種“ 適量” 的具體份量, 以老秤的“ 兩” 或現代的“ 克” 予以標記, 但由于藥物本身隨生長期的長短不同、藥效大小不等, 患者體質好場、病的深淺不同, 各個瑤醫在醫治經驗上的體會不同, 所以藥量的大小也因人而異, 略有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