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臍炎主要表現為臍周紅腫、異常分泌物和發熱三個典型癥狀。臍炎常見癥狀包括臍部皮膚發紅、膿性滲出、局部觸痛,嚴重時可伴有全身感染征象。
1、臍周紅腫:
臍部及周圍皮膚出現明顯充血發紅是最早出現的體征。炎癥刺激導致局部毛細血管擴張,表現為以臍窩為中心向外擴散的片狀紅斑,直徑多超過2厘米。紅腫區域皮膚溫度升高,可能伴隨皮下硬結,觸碰時嬰兒會出現哭鬧等疼痛反應。這種情況需及時用碘伏消毒并保持干燥。
2、異常分泌物:
臍窩持續滲出黃白色膿液或帶有異味的血性液體是典型表現。正常臍帶殘端脫落后的少量淡黃色滲液屬于生理現象,但若分泌物量多、黏稠或呈綠色,則提示細菌感染。常見病原體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分泌物培養可明確致病菌。護理時應使用無菌棉簽每日清理3-4次。
3、發熱反應:
體溫超過37.5℃表明感染可能已擴散至全身。新生兒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善,細菌易經臍血管進入血液循環,引發敗血癥風險。伴隨發熱可能出現喂養困難、嗜睡或煩躁不安等全身癥狀。此時需立即就醫進行血常規檢查和靜脈抗生素治療,常用藥物包括青霉素類或頭孢類抗生素。
日常護理需保持臍部清潔干燥,每次沐浴后用75%酒精環形消毒臍窩,避免使用爽身粉等堵塞毛孔的護膚品。選擇透氣棉質衣物減少摩擦,尿布上緣需反折避開臍部。觀察臍帶殘端脫落情況,正常脫落時間為出生后7-14天,若超過3周未脫落或出現上述任一癥狀,應及時至兒科就診。母乳喂養可增強嬰兒免疫力,母親需注意補充富含維生素C和鋅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