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陽光明媚,雨露充足。對于孩子來說,更是一年之中生長激素分泌最多的季節。
每年的3月到5月,增長的身高是9月到11月的2-2.5倍。春天是孩子長高的季節,不少家長都會在這個時候給孩子補一補。
但是,切莫病急亂投醫,如果用錯了方法,恐怕會對孩子造成難以挽回的傷害!
最后一排的小胖墩長不高了
“太遲了,性早熟,孩子的骨骺線已經閉合,身高1米62,已經到頂了。”帶著10歲的孫子來看病的張奶奶,聽了此話,一下子哭出聲。
奶奶太“好心”,原想偷偷給孩子吃紅參粉補一補,沒想到讓孩子性早熟,影響了長高!
有一種餓,叫爺爺奶奶覺得你餓。張奶奶和大多數老人一樣,對孫子尤其寵愛,平時有求必應,還想方設法給孩子進補。
孫子星星上5年級,是個小胖墩,在班里個子很高,身高1米62,體重120斤,坐在最后一排,人人見了都夸養得好。最近一年,張奶奶發現孫子的個子不再長了,心里打鼓的她來到生長發育門診咨詢。
一拍片,醫生看了搖搖頭,“骨骺線完全閉合,晚了。”脫下褲子一看,孩子的第二性征已經發育,典型的性早熟。
奶奶一聽就哭了,講出了實情:
“我們家三代獨子,為了讓他長得壯實一些,去年,我們瞞著孩子父母,從韓國買來紅參粉,每天給他吃幾勺。
短短一年,孫子長得很快,誰知道是害了他呢?”臨走前,張奶奶央求著醫生不要告訴孩子父母。
孩子真的不能亂進補
說起來,很多地方都有進補偏方,比如吃小公雞以及三七、海參長個兒。
有個孩子從13歲開始,吃了整整一年半的小公雞,一開始效果顯著一下子長了7、8厘米,但長到158厘米就再也長不高了。
原來,小公雞以及三七、海參之類,確實能增加營養促進骨骼生長、促進生長發育;
可總是吃這些“大補”的食品,性腺軸會提前啟動,第二性征提前出現。
這就像拔苗助長,雖然吃了這些補品后,可能短時間內身高躥了躥,但是會壓縮長高的整體時間。
一年長10厘米只長一年,跟一年長6厘米但長了兩年半,到底哪個長得更高,這筆賬家長要算清楚。
男孩性早熟對身高危害更大
“一胖,脂肪細胞就會刺激性激素分泌,孩子可能一下子就長高了,但這種提前發育并不是好事,尤其是男孩子。”
女孩子性早熟很容易發現,男孩子發育較隱匿,等到出現變聲等第二性征時,已經是性早熟晚期,骨骺線已基本閉合。
在兒科專家看來,孩子小學時坐最后一排,千萬別高興得太早,初中個子高才是好事。對于星星來說,今后他很可能永遠坐在第一排。
老一輩的觀念里,孩子胖才是好的,真是大錯特錯了。
男孩太胖,體內雌激素水平會升高,對于生殖器官的發育也是不利的。
女孩體重超過60斤就會開始發育,來例假后,個子平均只能再長五六厘米。
適當的饑餓反而會促使生長激素分泌。
怎么抓住長高的黃金期?
低年級的孩子個子太高要不要緊?
為什么運動員個子高?這和規律飲食、作息、運動有很大關系。跳繩、游泳、單杠都有利于長高,尤其是跳繩,是最完美的長高運動。
“身高70%-80%靠遺傳,還有20%-30%可以靠后天改變,比如保證每天晚上8點半到第二天早晨7點的睡眠時間,同時少吃零食,多在戶外運動。”
許多家長都知道縱向運動有益孩子長個子,會選擇跳繩。但每天跳幾分鐘或是突擊是沒用的,要達到每次30分鐘以上,堅持三四個月,不要追求個數。
孩子有兩個長高的黃金時間:三四歲和青春期。
醫生建議,孩子八九歲時,最好來醫院拍個片子查一查骨齡,提前干預。在日本和新加坡,孩子每年都會去醫院測兩次骨齡。
太高和太矮都不是好事,班里坐第一排和坐最后一排的孩子,都應該來醫院看一看。
如果孩子骨骺閉合了,用生長激素已經晚了,所以孩子出現矮小癥狀,一定要帶孩子檢查;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