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的新冠病毒走了,連著把嗅覺也帶走了。
有嗅覺的時候覺得一切都理所當然,失去了才覺得哪兒哪兒都不對勁:吃香的和吃臭的沒差別,連襪子是不是臭了該換了都不知道。
被新冠帶走的嗅覺,什么時候能回來呢?
圖丨giphy
很可能一個月就回來了!
好消息是,大部分新冠感染者的嗅覺和味覺異常都能在短時間內(nèi)自行恢復。
比如說有一項2020年的研究顯示,出現(xiàn)嗅覺異常的感染者在兩周后有67.1%得以恢復,到一個月時有71.8%恢復良好。
而味覺異常的部分在兩周后恢復了73.1%,在一個月后恢復了84.2%。
而壞消息是,確實有少數(shù)人恢復得很慢。
以往的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有些患者過了好幾個月依然沒有恢復正常的嗅覺/味覺,個別人甚至癥狀持續(xù)了一年以上。這些感覺異常也是“長新冠”的癥狀之一。
沒嗅覺,有危險!
反正大概率會恢復嗅覺,那只要躺平等著就好了?也不完全是。
雖然無需治療,但在嗅覺失靈期間有很多安全問題要注意——此時人很難及時發(fā)現(xiàn)燃氣泄漏、火災和食物變質的跡象。原本生病就已經(jīng)很難受,如果還吃壞肚子/炸了廚房那就太慘了。
以下是一些對嗅覺異常者的安全建議:
嚴格遵守食品保質期、標記開封時間,過期的一律不吃;
看起來有任何可疑之處的剩飯都要立刻丟棄;
使用爐灶不能中途離開,用完后仔細檢查是否關嚴;
優(yōu)先選用電器烹調(diào),尤其是能自動斷電防止干燒的那種;
使用消毒液等刺激性揮發(fā)物時充分通風;
如果嗅覺恢復慢,可考慮加裝燃氣與煙霧報警器。
如果過了一個月還聞不到……
如果不幸恢復緩慢,有什么辦法能加快感官恢復嗎?
目前,病毒感染造成的嗅覺/味覺異常還沒有什么可靠的藥物治療。不過,一種名叫“嗅覺訓練”的非藥物手段可能會有幫助。一些對照實驗發(fā)現(xiàn),這種手段能增加嗅覺改善的幾率。
這種訓練的要點是反復接觸氣味物質,刺激嗅覺系統(tǒng)。
標準的嗅覺訓練會用到4種香氣物質:玫瑰、桉樹、檸檬和丁香味。
即使沒有這些東西,也可以用手邊其他有明顯氣味的材料替代,比如橙子皮、咖啡或洗發(fā)水。盡量選出4種你很熟悉、容易喚起回憶的氣味,并堅持反復聞嗅它們。
嗅覺訓練注意事項:
每天進行兩次,可分別在早晚進行;
輕嗅氣味材料,不必吸氣過深或聞得太久,每種聞10秒就夠了;
休息幾分鐘,然后再聞下一種材料,直到全部聞完(順序不重要);
記錄下氣味感知隨時間的變化。
嗅覺訓練過程漫長(經(jīng)常要持續(xù)好幾個月),而且不是對所有人都有用——但它至少非常安全,試試也不虧。英國耳鼻喉科學會建議,所有超過2周還沒有恢復嗅覺的新冠患者都可以嘗試它。
圖丨圖蟲創(chuàng)意
如果想進行更嚴格的嗅覺訓練或尋求其他治療,請咨詢耳鼻喉科等專科醫(yī)生。
別隨意嘗試“無傷速吃”
一些朋友在中招之后依然保持著樂觀的心態(tài)與旺盛的好奇心,趁著嗅覺/味覺失靈,挑戰(zhàn)起了平時自己難以下咽的食物——比如說,傳說中奇臭無比的鯡魚罐頭。
陽性患者,在線無傷速吃|小B的中間世界/
只要注意食品安全,這樣的苦中作樂倒也沒有太大問題。不過要注意:有些食物體驗并不屬于嗅覺和味覺,它們可能依然會給你一記暴擊。
辣椒、胡椒、芥末的辣味實際都是痛感,花椒的麻是一種振動的觸覺,糖或鹽濃度太高時“齁”的感覺則源于黏膜刺激——這些都是和味覺截然不同的感覺。
因此,你如果失去味覺之后挑戰(zhàn)速吃爆辣火雞面,大概率是要翻車的……
此外,就算已經(jīng)嘗不到酸味,檸檬這樣酸度高的食物依然會刺激牙齒,讓人“倒牙”。即使想要品嘗,最好也只用舌頭舔舔,而不要大口啃咬。
圖丨giphy
參考文獻
[1]
[2]
[3]
[4]
[5]#using-what-you-have
[6]
[7]
版權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有侵權/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聯(lián)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