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群里泡著,發現個問題,就是現在的新手媽媽,動不動就想著給孩子整點這個藥,那個藥吃!
讓我看了很是不理解,也很是生氣。熟悉的我圈媽的人,都知道,我最恨的兩件事,一個是奶粉,我一聽奶粉,馬上就要炸了。再一個就是吃藥,圈媽想不明白一件事,為啥要吃藥?(前提是不需要吃藥)
讓我來舉個例子說吧:新生兒黃疸這個問題。
大家都知道新生兒在出生4--7天是高峰期,這時候呢,醫院的大夫就說了,你得停母乳,得吃藥,這樣才能下去。 (黃疸是分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病理性黃疸一般不多見,除非孩子出生是巨大兒8斤以上的。
黃疸值嚴重超標的,醫生要求(不是建議,是要求)照藍光的。 吃退黃疸的藥,為得就是促進排泄。請試想一個剛剛出生的小寶貝,腸胃功能還沒有發育健全呢,好嘛,一下子給灌上藥了,是吃完了,是排泄了,可是寶寶的小屁股紅了,寶寶的腸胃刺激完了。隨之而來的,埋下了極大的隱患。以后的腸炎啊,胃炎呢?消化系統不好的啊。。。。。你說你后悔不?
再有寶寶好幾天不拉臭臭了、孩子拉臭有沫子了、拉臭油油的、腸絞痛,腸脹氣孩子嗷嗷的哭,有的媽媽就慌了,是不是得吃點媽咪愛啊?胖得生啊?益生菌呢?
以下我來一一碎碎念。
請問各位媽媽,咱們成人還有一兩天不排便的,更何況是孩子呢?沒有大運動,怎么能消化排便呢?這里圈媽建議,沒事的時候多給寶寶做被動操,多帶寶寶運動運動。再洗完澡睡覺之前呢,最好請爸爸把雙手搓的熱熱的,給寶寶捂一捂肚肚。順時針10次,逆時針10次,上10次,下10次。這樣呢,一是可以幫助排氣,二可以暖腸胃。在搓搓手心和腳心,這些都可以有助于孩子的睡眠。
對于幾天不拉臭的寶寶,媽媽們也不用著急。老話叫攢肚子,只要孩子的精神狀態好,不影響吃喝玩樂,媽媽就不用擔心。
圈媽告訴你一個小竅門,把肥皂削成小手指一樣粗細,不要削得太尖了要圓潤一些。在小寶寶的小PP眼里來回的疏通幾下,靜等一小會,寶貝就自己拉臭臭了。再有要早中晚的給寶寶多揉揉肚子。這樣也可以緩解腸絞痛。
對于腸絞痛的情況來說,真的沒有什么好辦法。每天定時定點的到時間就開始,手蹬腳刨,小臉兒憋得通紅的,撕心裂肺的哭。媽媽們又慌了。。。。其實,圈媽開始跟大家一樣,著急啊。找了好多的辦法也沒有解決。后來我看崔大神的文章上說這種情況幾乎每個新生兒都會遇到,對于腸絞痛只有靜靜的陪伴。以下幾種辦法希望能幫助現在著急的媽媽:
1、飛機抱,放上輕柔的音樂分散注意力減輕寶寶的疼痛感。
2、雙手搓熱順時針揉肚子,幫助排氣。
3、小暖水袋里裝上40度左右的溫水,放在寶寶的小肚肚上。
4、把寶寶放在床上,來回的晃動小腿,蹬三輪,幫助排氣。
5、再有就是圈媽一直分享的排氣操。
6、土辦法,寶貝的肚肚貼在媽媽的肚皮上。一可以增進寶寶和媽媽之間的親子感情,給予寶寶安全感,二、可以暖肚子,幫助排氣。
以上6個辦法,都是圈媽和圈圈已經實踐的,效果都還好這里推薦排氣操和蹬三輪,小屁一會就排出來了。再有圈媽還得墨跡幾句:寶貝在大哭之后,千萬不要去喂奶。因為在大哭的時候,已經吸進空氣了,在一喝奶,小肚子都是氣,能不肚子疼嘛。一定要安撫好寶貝,情緒好的時候在吃奶奧。
再有家里要常備丁桂兒肚臍貼,這里圈媽還是推薦的,一個是中藥非常溫和。另還是貼在肚臍上,直接在大腸里消化和吸收的,這樣是對寶寶沒有刺激的,也不損害腎。
附上作用:
丁桂兒臍貼是在傳承中醫臍療法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治療兒童腸胃疾病的外用貼劑。其主要是成分是丁香、肉桂、蓽茇,均具有散寒止瀉、健脾溫中的功效。由于寶寶的肚臍表皮層最薄,且臍部皮下無脂肪組織,因此藥物通過貼敷臍部易于穿透,可以直接進入體循環作用于寶寶的腸胃。
寶寶們在貼上臍貼之后,通常會感覺到小肚子暖暖的,如果媽媽再配合適當的輔助按摩,協助藥力直達病灶,一般四個小時左右就可以起效。
值得注意的是,丁桂兒臍貼針對兒童由著涼、吃壞了肚子、吃了生冷食物引起的腹瀉效果比較明顯,尤其是其外用特點為眾多媽媽省去了喂藥的煩惱,成為了眾多媽媽的貼心選擇。圈媽特別提醒大家,丁桂兒臍貼的中藥成分兼具健脾功效,如果寶貝有脾胃虛弱的癥狀,比如消瘦厭食,食欲差、惡心易吐等癥狀,也可以在日常貼一貼,起到改善腸胃功能的作用。
不是說,孩子有病我們不去醫院,不看醫生,不吃藥。而是孩子沒有病癥的時候,是不需要吃藥的。老話講:小孩子不藏病的。只要孩子的精神狀態很好,按時吃奶,睡覺,還有娛樂玩耍,那就沒有必要吃各種藥。
好了,今天都說這么多,都是干貨哦!
最后附帶排氣操給大家
整理:糖果媽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