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早產兒的護理要注意什么?家長們要牢記的7點

shiyingbao

早產兒的護理要注意什么呢?在孕期的媽媽們都希望肚子里的寶寶能夠健健康康的,但是現實總有意外出現,有些寶寶沒到時間就早早來到這個世界上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早產兒。早產兒的身體條件和發育情況相對于足月的寶寶來說都會比較差,免疫力相對來說也比較低,需要寶媽花費更多的精力去細心呵護。那么早產兒的護理要注意什么呢?今天來聽小編來解說。

早產兒的護理要注意什么?家長們要牢記的7點!

早產兒指的是寶寶在媽媽肚子里不足37周就來到了這個世界,也泛指寶寶出生的時候發育還不成熟,因此對早產兒護理要比正常足月出生的嬰兒要小心得多。早產兒護理事項如下:

注意事項一:防止感染

寶寶的房間應避免過多的人員走動,不帶寶寶去人多的公共場所。寶寶的生活用品應定期做清潔,寶寶的房間早晚各通風15分鐘,可以每周用白醋熏蒸給房間消毒一次。

注意事項二:注意保暖

寶寶房間的室溫冬天宜維持在26℃~28℃ ,夏天宜維持在24℃左右 ,體重小于2000克的寶寶在寒冷季節不宜洗澡,可適當擦浴。

注意事項三:精心喂養

早產兒出院后首選母乳喂養,無母乳,選擇合適早產兒奶粉,奶頭孔大小適宜,嚴格按奶粉說明配制。奶瓶、奶嘴每次都要清潔消毒。如寶寶吃奶好,每天每次可給寶寶增加奶量5-10毫升,自出生后2周開始到2歲期間要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E、鈣劑、魚肝油。

注意事項四:多多撫摸

早產兒出生后生活能力低,抵抗力差,加上宮外環境突變,往往不易適應,更渴望被人撫摸或緊緊擁抱。兒科醫生表示,媽媽的體溫比暖箱要好得多,早產兒在母親的懷中體溫會逐漸升高,如果早產兒不舒服或生病時,媽媽或醫護人員及時撫摸會使哭鬧的寶寶平靜下來,非常有利于疾病康復。

注意事項五:多運動

兒保專家認為,早產兒越動越聰明。寶寶問世后,洗溫水澡可視為人生的第一堂運動課,有條件讓小寶寶游泳也是一種較好的運動方式。

注意事項六:多觀察

早產兒是在機體未發育完全的情況下來到這個世界,身體機能有可能受到一些影響,因而如發現“與平常的樣子不同”,就應及時留意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注意事項七:定期體檢

早產寶寶出院后,媽媽要定期帶他到兒童保健機構進行體格、營養等檢查,出院后6月齡以內每月1次,6~12月齡每2個月1次,1~2歲每3個月1次,以便及時發現在養育中的不足,促進寶寶的健康發展。定期給嬰兒測量體重,觀察嬰兒體重增長情況來判斷奶量是否充足。

一般每月或兩個月給嬰兒稱體重一次,一個健康的嬰兒每月應增加體重500克~1000克。若嬰兒體重增長不足,可能是吃奶量不夠或生病,應仔細查找原因,必要時到醫院檢查。

相關知識分享:哪些因素會導致胎兒早產?

一、胎兒或胎盤原因

這個一般常見的是雙胎、多胎、羊水過多,而胎兒畸形、胎盤異常,如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胎盤功能不全等也會引起早產。

二、孕媽身體方面的原因

女性如在孕期感染有急性傳染病,或有慢性病、嚴重貧血、某些遺傳病等疾病,則容易出現早產。另外,孕婦營養不良,特別是蛋白質不足以及維生素E、葉酸缺乏,也是導致早產的原因之一。還有孕期性生活不當、活動過多、持重物等都可能造成早產。

三、女人的年齡

調查顯示未滿18歲或大于35歲的孕婦早產率明顯增高,尤其是小于18歲者, 早產發生率是20 ~ 34 歲組的11 倍。

四、女性子宮損傷原因

若孕媽有過流產史,尤其是晚期流產史。流產后不足一年又再次懷孕對孕婦影響最大。因流產對宮頸均有不同程度的損傷,導致宮頸機能不全,使早產率增高。

五、生活環境的原因

從事體力勞動,工作時間過長、過累可使早產率明顯增高,另外孕期如較長時間接觸高噪音環境也容易造成早產。這些都容易讓情緒經常波動或精神過度緊張,可使大腦皮層功能紊亂,兒茶酚胺分泌增加,交感神經興奮和血管收縮,易致早產。

總結:早產兒的護理要注意什么?家長們要牢記以上7點。每家寶寶早產情況不一樣,以上這些護理知識僅供媽媽們參考。早產兒和正常寶寶體質差很多,如果媽媽們在照顧寶寶時發現異常,要先保持冷靜,其次及時就醫,尋求醫生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