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哪個好?附件的詳細區別?隨著優化疫情防治措施的推進,許多人明白,雖然奧米克隆病毒傳播很高,但致病性大大減弱,絕大多數感染者不需要去醫院,在家隔離就可以自行痊愈。很多朋友問,如果在家隔離發燒,常用的退燒藥有兩種: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哪個更好?與兩種藥物相比,對乙酰氨基酚更安全,建議先服用。如果退熱效果不好,再用布洛芬,但不建議兩者同時服用。
一、兩種最常用的退燒藥
對乙酰氨基酚(原名撲熱息痛)和布洛芬是世界上最常用的兩種退燒藥。在藥理分類上,兩者都屬于非甾體抗炎藥(NSAIDs),具有解熱鎮痛的作用。兩者的效果是不同的。對乙酰氨基酚無抗炎作用,布洛芬有抗炎作用。因此,對乙酰氨基酚主要用于感冒發燒的退熱治療,而布洛芬的鎮痛效果更好。與對乙酰氨基酚相比,對乙酰氨基酚的不良反應較低,可用于孕婦和兒童。孕婦和哺乳期婦女禁止使用布洛芬。
二、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哪個好?
布洛芬類似于對乙酰氨基酚,因為它比對乙酰氨基酚具有抗炎作用。但布洛芬的消化道刺激、哮喘等不良反應高于對乙酰氨基酚,因此對乙酰氨基酚在治療劑量下更安全。
布洛芬的抗炎作用也可能掩蓋細菌感染的一些初始癥狀,從而延遲抗生素治療,但增加了細菌感染的風險。例如,法國藥品管理局(ANSM)報告稱,使用布洛芬會增加感染侵襲性鏈球菌的風險。
因此,對乙酰氨基酚通常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發熱的首選。布洛芬只能用于過敏等禁忌癥,或缺乏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即蠶豆病),或對乙酰氨基酚無效。
三、不建議兩者同時或交替服用
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可用于退熱治療,不建議同時使用。避免不良反應的疊加,對身體造成傷害。臨床研究有兩種藥物交替使用(間隔2小時交替使用)。冷卻效果優于單一藥物治療,但不會增加患者的舒適性。退燒治療不會增加身體的免疫力,也不會殺死病毒。用藥的目的是緩解癥狀,增加舒適性,交替服用毫無意義。
因此,在服藥時,如果其中一種藥物無效,應間隔4小時以上再換另一種藥物。
四、用藥注意事項
1.注意劑量:治療劑量下使用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是安全的,但過量會造成身體傷害。吃藥時要仔細看說明書,不要過量。需要注意的是,各種復方感冒藥都含有對乙酰氨基酚,所以注意不要混用,以免積藥中毒。
2.注意用藥時間:長期使用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會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一般解熱治療不超過3天,鎮痛治療不超過5天。如果服藥3天后發熱癥狀沒有緩解,應及時就醫。
3.不要急于退燒:發燒是人體的一種保護機制。體溫達到38.5℃后,可激活免疫細胞的活性,一旦激活,可維持24小時。因此,體溫達到38.5℃后,建議使用退燒藥。
4、注意多喝水:服用退燒藥后,身體會出汗,散熱,所以一定要多喝水,以免脫水。此外,多喝水還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加尿量,稀釋尿液中藥物的濃度,避免藥物排泄對腎臟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