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寒咳嗽可遵醫囑使用桂附地黃丸、小青龍顆粒、通宣理肺丸、附子理中丸、蘇子降氣丸等中成藥。虛寒咳嗽多因肺脾陽虛、外感寒邪所致,主要表現為咳嗽痰白、畏寒肢冷等癥狀,需辨證用藥。
一、桂附地黃丸
桂附地黃丸由肉桂、附子、熟地黃等組成,適用于腎陽虛衰引起的虛寒咳嗽。此類患者多伴有腰膝酸軟、夜尿頻多等癥狀。該藥通過溫補腎陽改善肺脾陽虛狀態,但陰虛火旺者禁用。
二、小青龍顆粒
小青龍顆粒含麻黃、桂枝等成分,主治外寒內飲型咳嗽。癥狀可見咳嗽氣喘、痰多清稀伴惡寒無汗。該藥具有解表散寒、溫肺化飲功效,但高血壓患者慎用。
三、通宣理肺丸
通宣理肺丸由紫蘇葉、桔梗等藥材制成,針對風寒襲肺所致咳嗽。典型表現為咳嗽聲重、鼻塞流清涕。該藥能宣肺散寒止咳,服藥期間應忌食生冷油膩。
四、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含附子、黨參等成分,適用于脾胃虛寒型咳嗽。患者常見食少腹脹、四肢不溫伴咳嗽。此藥通過溫中健脾改善陽虛體質,但不宜與寒涼藥物同服。
五、蘇子降氣丸
蘇子降氣丸由紫蘇子、厚樸等組成,主治上盛下虛的虛寒咳喘。癥狀多見咳喘痰多、胸悶氣短。該藥具有降氣化痰、溫腎納氣作用,孕婦需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虛寒咳嗽患者除規范用藥外,應注意防寒保暖,避免生冷飲食。日常可適量食用生姜、紅棗等溫性食材,用陳皮泡水代茶飲有助于化痰。建議適當進行八段錦等溫和運動以增強陽氣,若咳嗽持續超過兩周或出現黃痰、發熱等癥狀應及時復診調整用藥方案。服藥期間需嚴格遵循中醫師指導,不可自行增減藥量或更換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