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凝血功能障礙性疾病怎么治療(獲得性凝血功能障礙)

shiyingbao

 

凝血功能障礙性疾病可通過補充凝血因子、輸注血小板、使用抗纖溶藥物、維生素K治療、血漿置換等方式治療。凝血功能障礙性疾病通常由遺傳性凝血因子缺乏、獲得性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功能障礙、抗凝藥物使用、肝臟疾病等原因引起。

1、補充凝血因子

凝血因子替代治療是遺傳性血友病的主要治療手段,常用藥物包括人凝血因子Ⅷ、人凝血酶原復合物、人纖維蛋白原等。人凝血因子Ⅷ適用于甲型血友病患者,可幫助恢復凝血功能。人凝血酶原復合物含有多種凝血因子,可用于乙型血友病或獲得性凝血因子缺乏。人纖維蛋白原適用于低纖維蛋白原血癥患者,能促進纖維蛋白形成。

2、輸注血小板

血小板輸注適用于血小板數量減少或功能異常導致的凝血障礙,如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等。輸注前需進行血小板配型,減少免疫反應風險。輸注后需監測血小板計數和出血癥狀改善情況。對于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患者,可能需要同時使用糖皮質激素或免疫球蛋白。

3、使用抗纖溶藥物

氨甲環酸注射液、氨基己酸片等抗纖溶藥物可用于纖溶亢進引起的出血。這類藥物通過抑制纖溶酶原激活,減少纖維蛋白溶解。適用于月經過多、拔牙后出血等情況。使用期間需監測血栓形成風險,尤其是有血栓病史的患者。腎功能不全者需調整劑量。

4、維生素K治療

維生素K1注射液適用于維生素K缺乏導致的凝血障礙,如新生兒出血癥、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后。維生素K是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合成的必需輔因子。對于華法林過量引起的出血,維生素K可拮抗其抗凝作用。嚴重出血時需同時輸注新鮮冰凍血漿。

5、血漿置換

血漿置換可用于清除血液循環中的異常抗體或毒素,如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溶血尿毒綜合征等。通過分離裝置去除患者血漿,同時補充新鮮冰凍血漿或白蛋白溶液。治療需在專業設備下進行,每次置換量通常為1-1.5倍血漿容量。可能需要多次治療才能見效。

凝血功能障礙性疾病患者日常生活中需避免劇烈運動和可能造成外傷的活動,使用軟毛牙刷減少牙齦出血風險。飲食上可適量增加富含維生素K的食物如菠菜、西藍花等,但服用華法林的患者需保持維生素K攝入穩定。定期監測凝血功能指標,按醫囑調整藥物劑量。出現不明原因瘀斑、鼻衄或消化道出血時應及時就醫。長期抗凝治療者需注意預防跌倒和外傷,外出時可隨身攜帶病情說明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