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個拔智齒拔了2小時的過來人,告訴你智齒如何取舍?

shiyingbao

智齒作為人類的第三顆磨牙,一般在18—30歲萌出,由于正處于人類智力發育的鼎盛期,所以被我們親切地稱為“智齒”,但要注意智齒跟智商沒有任何關系,拔掉智齒,智力不會下降,可以放心拔!

但是智齒,是個讓人又愛又恨的家伙,它的萌出能承擔一部分的咬合力,這不假,但它最容易發炎,很多時候拔除是智齒最終的歸宿。

為什么智齒最容易發炎?根本原因是智齒容易阻生。通俗點來說就是,智齒萌出時口內沒有預留出足夠的空間,要萌出而不能萌出,導致阻生。而這種阻生智齒80%都是需要拔除的,我的兩顆智齒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一般情況下人應該會萌出上下左右對稱的4顆智齒,有的少于4顆甚至沒有,極少數人會對于4顆。我是在20多歲的時候萌出2顆智齒,但都是阻生的,而且經常發炎,必須要拔掉。

還記得當時拍完片子以后,韓院長說我這智齒長得“很刁鉆”,難度系數很高,費時費力。于是在決定拔牙的那天,我們門診的兩個大咖級院長,老韓和老張都來了,以備不時之需。不出所料,右下的這顆智齒,在兩位的輪流攻勢下,足足用了2個多小時才完全拔干凈,元氣大傷……

拔完后,一般恢復3天基本就沒什么問題了,但我差不多花了一周的時間才緩過勁兒來。好在后期比較注意,恢復的還不錯。左側的那顆也在差不多2個月后拔掉,位置長的也不太好,但比第一顆好拔不少、就這樣,兩顆智齒被徹底清除了,牙周炎癥也隨之消失。

說實話,因為智齒位置長的不好,拔牙難度高,我曾經想過不拔。心想只要平時多注意口腔衛生,就能減少發炎,但老韓勸我說:“長痛不如短痛,而且它發炎是一方面,關鍵是會影響其他牙齒健康。”我這才下定決心,忍痛拔。

很多人是不是也有跟我一樣的想法,畢竟拔牙也算一次小手術,能不拔就不拔了,但有時候還真不行。

什么情況下,智齒必須要拔呢?我來簡單說幾個常見的癥狀,具體該不該拔還得要拍片子,聽醫生建議。

第一種就是常見的阻生智齒發炎,智齒在萌出時遇阻,容易導致智齒冠周炎反復發作或引起繼發間隙感染、頜骨感染等等癥狀,這種情況下智齒就不該被留戀了,果斷拔除,以免日后禍害其他的牙齒。

第二種,阻生智齒導致的食物嵌塞或滯留,由于智齒萌出的位置比較特殊,與鄰牙不能形成良好的鄰接關系,常常最造成食物嵌塞,導致鄰牙齲壞或者牙槽骨吸收。這種情況下,平時要注意用牙線清理,但最好還是拔除,以防萬一。

第三種,沒有對頜牙的智齒。如果你上下都長有智齒,拔掉一顆,那么另一顆也要考慮拔除。因為沒有咬合,時間一長,智齒會過長,高于其他鄰牙,形成牙臺階后就會嵌塞食物,導致鄰牙齲壞或牙槽骨吸收。但要注意一點,如果是異側的智齒拔除,另一側不會受影響,不一定要拔。

第四種,就比較特殊了,智齒生長畸形,沒有保留價值的話,也建議拔除。口內的所有牙齒都是一個整體,如果有一顆牙“不合群”,那么為顧全大局,最好的辦法就是拔除。

第五種,就因人而異了,有些做牙齒矯正的朋友,在較正時為了預防智齒萌出,醫生會建議現將智齒拔除,以免影響矯正效果。

如果你的智齒有以上這五種情況,可以考慮去醫院拔除,但一定要拍完片子后,聽醫生建議。畢竟肉眼根本看不出牙齒的生長狀態,要相信科學。

那是不是智齒就沒什么用,只要長出來就是個“禍害”,要盡快拔除,不留遺憾?并不是,因為有些情況下智齒還是要保留的。

比如,智齒完全萌出,長得很端正,鄰接關系正常,相對咬合正常,那就繼續讓它發揮咀嚼功能,不要動它。

又比如,智齒完全阻生,你肉眼根本看不到,與外界隔絕,也沒有形成牙齦盲袋,與鄰牙有骨組織隔離。那這顆完全“埋伏”起來的牙,可以不用拔,讓它靜靜地待著就好。

再比如,智齒阻生,不能完全萌出,但長得很端正,這在牙齒矯正過程中,可是有大用處的。

如果鄰牙,或者智齒前面的某個恒牙出現齲壞或缺失,可以選擇拔除,用正畸的手段把整個牙列向前牽引,直到拔牙間隙關閉。最終的結果就是,壞牙被拔掉了,而且保留了正常的智齒形態。

除了牙齒矯正,保留下形態完整的智齒在日后對鑲牙時也是有幫助的。比如,第二顆磨牙齲壞,要搭橋,可以以智齒為“橋墩”,結合另外一顆鄰牙,做烤瓷連橋修復。這樣一來,省去了很大的麻煩,而且修復效果倍增。

所以說,智齒,并非沒有用處,并不是一定要拔。如果智齒的生長,妨礙到你正常生活,出現了我以上提到的那五種癥狀,可以毫不猶豫地選擇拔除。如果智齒的出現,沒對你造成影響,那不要動,繼續讓它發揮咀嚼功能,這對日后牙齒矯正、修復都有好處。

最后,老于提醒:拔牙是一次小型手術,在拔牙前一定要到正規醫院拍過片子,確定智齒無保留價值后,再做拔除!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