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海味。 張鋒鋒 攝
湛江,地處中國大陸最南端,立秋過后,這里仍是盛夏,陽光炙烤著大地,熱浪滾滾。
近日,我在燦爛的陽光下曬了一些海蝦,曬干后用旺火快炒,準備起鍋時加一點生抽,蝦的味道在生抽的點綴下愈發鮮美。為了滿足口欲,我又買回了幾斤小的海蝦,在陽光烤曬。雖是烈日當空,我仍頭戴一頂小帽,在宿舍的陽臺上翻曬海蝦,呼吸著濃濃的來自海洋的味道……
我們家沿海而居,雖然沒有以打漁為生,但小時候我見識了海的壯闊與澎湃。我第一次去海邊時,大概是10歲。為了寫一篇關于野炊的作文,幾個小伙伴從家里帶了鍋碗瓢盆和米、菜等,去到臨海的一片小樹林里生火做飯。當年的具體情形和飯菜的味道我已忘得一干二凈了,只記得作文寫得“又長又臭”,而老師卻認真批改并寫了很多鼓勵性的評語,從那以后,我深深地愛上寫作文。
那次野炊后,我的膽子更大了,心也更野了。有一次,我跟著好友金去她家在海邊開的蝦塘玩。只記得我們一起走在一個高高的堤壩上,俯視下面洶涌澎拜的海水,我激動得大叫,卻全然不知害怕。如今想想,我們當時膽子真大,不懂海的深邃與可怕。順著海堤的坡往下走,我們在淺海灘處找海鴨蛋。在紅樹林的旁邊,不一會兒就瞧著一個窩,看見鴨蛋就拿起起來,驚叫,狂奔,喜悅。雖然最近幾年不再夢見撿鴨蛋了,但是依然想起那種滿足感和歡樂感,這也是現在更多的物質也換取不來的欣喜。
我當時是在外婆那兒上的小學,因為父母的收入不高,外公外婆只靠種田為生,每天只是粗茶淡飯,晚餐能吃到炒腩肉我便相當滿足了。舅父舅媽有時會去海邊捉魚挖螺,收獲多的時候,他們會拿點給外婆吃,于是我們有時就能享用到新鮮的海鮮。有一次,舅媽拿回了很多螃蟹,各種類型的都有,外婆把螃蟹洗干凈后,放在一個大鋁鍋里,用柴火燒,熟了,端出來,鮮紅鮮紅的螃蟹帶回了海洋的味道。我們就坐在小板凳上,徒手吃蟹,鮮甜的蟹肉,金黃的蟹膏,讓我吃得心滿意足!
讀初三那年,我約上同學到一個女同學家,女同學說,要不我們去撿生蠔回來吃吧!于是幾個女孩一起走到本鎮的生蠔集中地(也就是同學家附近的海灣處),附近有很多人在海里養生蠔,經常在岸上來往交易,有些人還經常在岸上開蠔,所以會有不少漏網之蠔。我們很幸運地撿了一大包蠔,洗凈后,將其扔進一口大鍋里,用大火煮。待蠔殼開口后,熄火,我們就在同學家門口,每人自己把蠔殼打開,取出熟了的蠔肉。蘸一下生抽,蠔肉的鮮味自然溢出,真的是回味無窮,這是我吃過的最原始最鮮美的蠔了!
人們都喜歡憶苦思甜。正因為小時候生活條件差,味覺單純,才吃出了食物原本該有的味道,也正因為吃得少,才珍惜每次吃的感受。如今,雖然自己可以買到當年的食物,卻買不回也品不回當年的味道。陽光一如那時的熾熱,而我卻遺失了許多的美好。你是否也一樣呢?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