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緩解肌肉酸痛

shiyingbao

1、劇烈運動后如何快速消除肌肉酸癰?(2009-06-14 10:25:25)甌標簽:劇烈運動 消除肌肉酸癰 體育肌肉慢性酸痛往往發生在劇烈運動后的24-48小時之間。肌肉慢性酸痛的程度與肌肉收縮的形態有關,離心收縮最容易形成肌肉的慢性酸痛,等張收縮最不顯著。 肌肉有慢性酸痛的情形出現時,肌力明顯下降。在運動時,補充能量應使用容易氧化、分解的糖類。如香蕉蜂蜜葡萄干等,運動時蛋白質代謝加強,應注意在運動后及時補充蛋白質,以防止發生運動性貧血。如果是超大強度的運動還需特別注意補充鹽和鈣,這樣可使體內的氫離子濃度和滲透壓的紊亂恢復正常,緩解肌肉疲勞。補充水分也是重要的,但不可過多,以免減弱消化功能和食欲

2、。飲食要以容易消化的(主要是糖類)食物為主,同時還要吃些維生素制劑和堿性食品。必要時加些能刺激胃口的調料或輔助消化的藥物。肌肉酸痛的自我處理-1)休息:休息能減緩肌肉酸痛的現象,并可慢慢促進血液循環, 能加速代謝產物的排除, 并能消除肌肉酸痛部位營養的供給與修復,使之恢復正常。2)靜態伸展:牽伸肌肉可加速肌肉的放松和拮抗肌的緩解,有助于痙攣肌肉的恢復。 對酸痛局部進行靜態牽張練習,保持伸展狀態2分鐘,然后休息1分鐘,重復進行,每天做幾次這種伸展練習有 助緩解痙攣。3)拍打按摩:對酸痛局部進行按摩,使肌肉放松,促進肌肉血液循環, 有助損傷修復及痙攣緩解。當然也可以進行自我放松治療,一般以頸背、四

3、肢為主,頭部和胸腹為輔,具體手法是:1. 捶打腰背:雙手握成空拳,輕捶肩背和腰部。也可以使用拍打棒依次交替拍打雙肩、 后背、腰部和下肢等部位。拍打時,注意背部宜輕,下肢可偏重。2. 推拿腿部:從上至下在大腿的前內側及前外側反復推拿。3. 抖動雙腿:站或坐位,腿部肌肉放松并抖動,同時可進行踝關節的上下左右環形活動。4. 分推印堂:用雙手拇指從印堂穴(眉心)向左右分推至太陽穴,反復 810次,每 次之間停頓510秒鐘,然后五指分開,由前額發際推擦至百會穴 56次,反復操作30 次,每次間隔510秒鐘。5. 按揉胸腹:從上而下依次按揉前胸,反復 20次;并從左至右環形推揉腹部,反復做20次。4)熱敷

4、:是最有效的一種方式,對酸痛的局部肌肉進行熱敷,可促進血液循環,提高新陳代謝,加速肌肉酸痛的緩解和恢復,尤其是配合輕微的伸展運動或按摩,將更能加速消除延退性肌肉酸痛,促其恢復正常5) 口服維生素C和維生素E有促進結締組織中膠原合成的作用,有助于加速受損組織的修復和緩解酸痛。維生素C不僅是連接組織間的潤滑液的主要成分,還可保護細胞免遭毀壞和防止衰老。每日需要量:最少量是90毫克,大運動量的人可以超過2000毫克。分成23次攝入,主要來源:柑橘類水果和果汁、青椒、紅辣椒、水蜜桃和密猴桃等。同維生素C一樣, 維生素E也是一種抗氧化物, 抵抗自由基對身體的副作用。經實踐和研究發現, 運動之后服用維生素

5、E有助于減輕肌肉酸痛。每日需要量:國際單位,主要來源:堅果類、種籽類、深綠色蔬菜、菜籽油、全谷類等。PS.拉傷和肌肉酸痛的自我鑒別肌肉和韌帶拉傷,會因一個損傷性動作而突然出現,而肌肉酸痛則是逐漸加重的。有一個辦法可以鑒別二者:肌肉酸痛通過牽拉能得到緩解,而如果是運動損傷, 牽拉反而會使疼痛加重??傊?,運動后肌肉酸痛和肌肉(或韌帶)的損傷性質完全不同。 肌肉酸痛可以通過休息、 牽拉、 按摩等得到緩解。而肌肉(或韌帶)損傷,就必須用醫學手段解決了。許多人參加鍛煉后發現,肌肉酸痛往往不是鍛煉后即刻出現,而是在第二或第三天出現,持續2-3天后才逐漸緩解。如果說,肌肉酸痛是由于運動時乳酸積累

6、所致,那么,應該在運動時或運動后即刻達到高峰,怎么會在第二天以后才出現呢?這種一般在鍛煉后24小時后出現的肌肉酸痛在運動醫學上稱為 延退性肌肉酸痛癥”。鍛煉后24-72小時酸痛達到頂點,5-7 天后的疼痛基本消失。 除酸痛外,還有肌肉僵硬,輕者僅有壓疼,重者肌肉腫脹,妨礙活動。 肌肉酸痛的防治1、鍛煉安排要合理。經過一段時間鍛煉后,原先出現的肌肉酸痛癥的運動量,就較少 出現癥狀了。并且表現有特異性。例如下坡運動鍛煉一段時間后能減輕下坡鍛煉帶來的肌肉 酸痛癥。2、局部溫熱和涂擦藥物。鍛煉后用溫熱水泡洗可減輕肌肉酸痛。局部涂擦油劑、糊劑 或按摩擦劑也可減輕疼痛。3、牽伸肌肉的運動可減輕酸疼。牽伸肌

7、肉可加速肌肉的放松和拮抗肌的緩解,有助于 緊張肌肉的恢復。這種肌肉牽伸練習也為預防鍛煉時的拉傷打下基礎。4、做好鍛煉時的準備活動和整理活動。準備活動做得充分和整理運動做得合理有助于 防止或減輕肌肉酸痛。運動醫學上將運動引起的肌肉酸痛分為兩種:一種是運動后疼痛立即出現,但其消失得也快,這種叫做急性肌肉酸痛。另一種是在運動后幾小時或一夜之后才出現, 并伴有疲倦乏力,甚至會出現肌肉痙攣、僵硬等癥狀。 這種肌肉疼痛消失得比較緩慢,常常34天甚至67天之后才能完全恢復,這種癥狀則稱為延退性肌肉酸痛或運動后疲勞。我們常說的肌肉酸痛主要是指后一種,即延退性肌肉酸痛。肌肉酸痛與拉傷是有明顯區別的。實際上,肌肉

8、酸痛是一種正常的、積極的生理表現。人們往往在力量訓練或一個不太適應(運動量偏大或新的運動項目等 )的運動練習后,產生明顯的肌肉酸痛和不適。而這些癥 狀在休息一段時間后會自然消失,當再次進行同樣的運動時肌肉酸痛癥狀會明顯減輕或不產生。而運動導致的肌肉拉傷就不同了,肌肉或韌帶拉傷會造成骨骼肌大面積的病理性改變, 如細胞變性、細胞壞死等等,不僅影響繼續運動或訓練,還可能會帶來較嚴重的后果。 拉傷和肌肉酸痛的自我鑒別肌肉和韌帶拉傷,會因一個損傷性動作而突然出現,而肌肉酸痛則是逐漸加重的。有一個辦法可以鑒別二者: 肌肉酸痛通過牽拉能得到緩解,而如果是運動損傷, 牽拉反而會使疼痛加重。總之,運動后肌肉酸痛

9、和肌肉 (或韌帶)的損傷性質完全不同。肌肉酸痛可以通過休息、 牽拉、按摩等得到緩解。而肌肉 (或韌帶)損傷,就必須用醫學手段解決了。為何肌肉會酸痛肌肉酸痛產生的機制較復雜, 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乳酸堆積。肌肉痙攣。肌纖維或結締組織損傷。其他因素。如組織間滲透壓產生變化或急性發炎等, 也可造成肌肉酸痛。乳酸是怎樣產生的:人體運動是需要能量的,如果能量來自細胞內的有氧代謝,就是有氧運動;但若能量來自無氧酵解,就是無氧運動。有氧運動時葡萄糖代謝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可以通過呼吸很容易被排出體外,對人體無害。而無氧運動時葡萄糖酵解產生大量乳酸等中間代謝產物,不能通過呼吸排除,就形成了乳酸堆積。 肌肉

10、酸痛的自我處理: 休息 休息能減緩肌肉酸痛的現象,并可慢慢促進血液循環, 能加速代謝產物的排除, 并能消除肌肉酸痛部位營養的供給與修復,使之恢復正常。靜態伸展 牽伸肌肉可加速肌肉的放松和拮抗肌的緩解,有助于痙攣肌肉的恢復。 對酸痛局部進行靜態牽張練習,保持伸展狀態2分鐘,然后休息1分鐘,重復進行,每天做幾次這種伸展練習有助緩解痙攣。拍打按摩 對酸痛局部進行按摩, 使肌肉放松,促進肌肉血液循環, 有助損傷修復及痙攣緩 解。當然也可以進行自我放松治療, 一般以頸背、四肢為主,頭部和胸腹為輔,具體手法是:1. 捶打腰背:雙手握成空拳,輕捶肩背和腰部。也可以使用拍打棒依次交替拍打雙肩、 后背、腰部和下

11、肢等部位。拍打時,注意背部宜輕,下肢可偏重。2. 推拿腿部:從上至下在大腿的前內側及前外側反復推拿。3. 抖動雙腿:站或坐位,腿部肌肉放松并抖動,同時可進行踝關節的上下左右環形活動。4. 分推印堂:用雙手拇指從印堂穴(眉心)向左右分推至太陽穴,反復 810次,每次 之間停頓510秒鐘,然后五指分開,由前額發際推擦至百會穴 56次,反復操作30次, 每次間隔510秒鐘。5. 按揉胸腹:從上而下依次按揉前胸,反復 20次;并從左至右環形推揉腹部,反復做20次。熱敷 是最有效的一種方式,對酸痛的局部肌肉進行熱敷, 可促進血液循環,提高新陳代謝, 加速肌肉酸痛的緩解和恢復,尤其是配合輕微的伸展運動或按

12、摩, 將更能加速消除延退性肌 肉酸痛,促其恢復正常。怎樣避免運動后酸痛:熱身運動 運動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就像是低強度的有氧運動,或低負荷的重量訓練, 將能使肌肉活動部位的關節放松,加速血液循環,并要適當地伸展活動肌群。循序漸進 運動的負荷、運動的時間要采用漸進式的方式逐漸增加,不要超過個人的能力范圍。避免離心性收縮從事不熟悉或不常從事的運動型態,特別是從事反復離心肌肉收縮運動時,更容易發生肌肉酸痛的現象,所以應該避免離心性收縮的運動。避免過度運動 不少人平時很少運動,偶爾運動一次,要把自己累得不行才覺得過癮”,這樣難免第二天腰酸腿疼,所以不常運動的人要注意運動時適可而止。因為一次大量運動不但不能達到鍛煉的目的,反而對身體有害。放松運動從事激烈運動后的放松運動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配合活動部位的伸展,可促進循環,可有助于減緩甚至避免肌肉酸痛的發生。規律性運動 運動貴在長期堅持,且有規律性,如此不僅能鍛煉身體,還可以提 高身體耐受性,減少肌肉酸癰的發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