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讓生活問題走進數學課堂

shiyingbao

數學學習 與研究 2011。16數學來源于生活, 又應用 于生活中。 課程標準著重強調現實生活與數學之間的聯系, 其中不但要求教材必須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密切聯系, 還要求: “數學教學, 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環境, 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 發, 創 設有助于學生自 主學習 、合作交流的情境, 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歸納、類比、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 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進一步發展思維能力 , 激發學生的學習 興趣, 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 使學生們可以自 然地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理解、學習 、領悟數學, 親身體會到數學的有關知 識就在身邊,切身感受到其中的趣味和作用, 體驗到數學的魅力。在教學過程中 如 何創 設良好的 學習 環境, 讓學生們熟悉的生活走進數學課堂? 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處理。一、 結合生活實際, 合理組織教材, 提高學生用 數學思想看待實際問 題的能力數學教育是要讓學生必須掌握基本數學知識和技能, 給學生們打好繼續發展的基礎。 因此, 課堂教學中必須開放小教室, 把生活中的密切問題引 入學習 數學的 教學中 來, 結合并引 進與現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關的數學教育信息資料來整理教材、發揮教材、重組教材內 容。

例如 , 我在教學“列 方程解應用 題”時, 圍 繞“今天我當家”這樣一個主題, 根據當 家必須買菜、做飯、打掃 衛生等各項事情, 結合錢、時間如何安排等具體事情, 設計了 一系列的方程應用 題: 如何統籌安排買菜做飯的時間? 買菜的時候用同樣的錢可以買哪些不同的菜? ……這樣就把教材中枯燥無味的題材改編成了 學生感興趣的 、鮮活的 題目 , 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 生活中, 從而提高了 學生用 數學角 度來看待實際問題的能力。二、 注重實踐活動, 培養學生發現數學問 題的能力在數學教學過程中, 教師不光要注重知 識的 傳授, 還要注意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 從而培養學生的 數學意識, 這就需要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進行必要的實踐活動, 真正實現數學的“從生活中來, 到生活中去”。例如 , 在教學“元角 分的認識”時, 可以讓學生帶著自 己的壓歲 錢和一些生活中的小物品 , 提前做好數學分組, 在小組中進行實物的買賣, 從而理解元角 分之間的換算。 在換算過程中, 學生可能會出 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如不會找錢, 不會換算…… 對于學生的這些問題要首先表揚他們仔細的觀察,然后讓學生們帶著問題去預習 新課。

到上課的時候, 使學生們發現問題, 自 己 解決問題, 從而找到符合實際需要的 換算方式, 很好地培養了 學生養成留心觀察周 圍 事物, 有意識地用 數學的觀點去認識周圍事物的習 慣, 并自 覺地把所學習 的知識與現實中的事物建立聯系。三、 創 設生活情境, 提高學生解決問 題的能力數學課程標準指出 : “學生能夠認識到 數學存在于現實生活中, 并被廣泛應用 于現實世界, 才能切實體會到 數學的應用 價值。 ” 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充分把數學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 讓數學貼近生活, 讓學生從生活中 體驗到 數學就在身邊, 是實實在在的, 感受到 學習 數學的 樂趣和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即學習 數學是為實際生活服務的。我在二年級應用 題教學過程中, 將例題“小華有 20 塊白巧克力,16 塊黑巧克力。 送給亮亮 18 塊, 還有多少塊? ”改為“如果你有 20 塊白 巧克力 ,16 塊黑巧克力。 送給妹妹 18 塊,你怎樣給她呢? 你自 己還剩下幾塊呢? 請你嘗試用數學算式表達你的想法。 ”生 1: 從白 巧克力里取出 18 塊送給妹妹, 自 己還剩下 18塊, 列式為 20 - 18 + 16 = 18(塊)。

生 2: 從兩種巧克力中各取出 9 塊送給妹妹, 自 己還剩18 塊, 列式:20 + 16 - 9 - 9 = 18(塊)。……通過例題的變式教學, 將原本枯燥的應用 題與生活實際聯系了 起來, 通過情境的創設, 給學生思考的空間, 培養了 他們用 數學的意識, 讓數學課堂變得不再乏味, 加強了 師生互動, 提高了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四、 交流“數學故事”, 享受成功感在課堂上我讓學生交流自 己的“數學故事”, 看著一雙雙高舉的小手和迫切想發言的小臉, 我深切感受到了 我的學生真正地喜歡數學, 喜歡這些數學活動。 應用 題也能夠讓學生自 己動手, 在動手中思考, 思考后再創造, “樂思方有思泉涌”。在交流的 時候, 我專門 進行了 準備, 設立了 “最佳創 意獎”、“最佳表現獎”…… 還把學生的作品先進行了 分類, 學生可以通過表演、演示等手段來展示自 己 的 作品 , 并讓學生參與評獎。 學生在這次活動中充分表現了 他們的素質, 收到了 很好的效果。 通過觀察、操作、思考、討論、交流等多種活動參與對知識的探究、獲取, 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 產生學習 新知 的 欲望, 從而體驗成功探索的快樂。

總之, 數學與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在教學過程中, 數學教師要注意數學的生活化意識培養, 充分利 用 身邊的 典型事例, 提高數學的實用 性和趣味性, 同 時要注意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 提高數學的實用性。讓生活問題走進數學課堂◎魏秀艷 (山 東 省 青島市城陽 區 棘洪灘小 學) 教 學 方 法教 學 方 法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