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睡不安穩、出虛汗?試試小麥這樣吃!養心安神,再不愁睡不好了!

shiyingbao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飲食養心!

廚房里有一類食物,吃多了會“傷心”,你知道是什么嗎?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消化科原主任劉敏,給我們帶來了一種“養心之谷”,它是什么呢?

這種“養心之谷”還可以和三種不同的食物搭配,分別起到養心氣、養心陰、養心陽!

01

這類食物吃多了會“傷心”

1、辛味食物傷心陰

中醫認為,食物有酸苦甘辛咸五味,這五味與人體臟腑有對應關系。

辛味指的是辛辣、刺激性氣味的食物,它們進入中焦脾胃后,氣是向上沖的。

這些辛散走竄的氣影響到了上焦的心,時間久了容易損傷心陰,可能會引起心慌、氣短、心煩。

所以,陰虛體質的人不適合多吃,比如口干舌燥、心煩易怒、手腳心熱、睡覺時出汗、干咳、大便干等。

2、“隱形”的辛味食物

一說到“辛辣刺激”,我們總是會想到辣椒、蔥、姜、蒜、香菜等。

劉主任說,其實芋頭和蘿卜(除了胡蘿卜以外的其他各種蘿卜),也是“隱形”的辛味食物。你感覺不到明顯的辣味,但其實也是中醫說的辛味食物,

還有我們在燉肉、鹵肉的時候,會放很多八角、花椒、豆蔻等辛香料,這也會讓我們在吃肉的時候間接地吃了辛味食物。

3、食辛應適度

劉主任提醒:心臟不好的人不是絕對不能吃辛味食物,而是要少吃。即使是心臟健康的正常人,也要科學飲食,不能無所節制。

比如一頓飯,你又吃大蔥餡包子,又喝胡辣湯,再吃一盤香辣涼拌菜,全是辛味的,這就屬于過量了。

02

養心之谷——小麥

說完了“傷心”的食材,那有沒有養心的食材呢?

劉主任向我們推薦小麥!

小麥自古就是人們喜愛的糧食,《黃帝內經·素問》將小麥稱為“心之谷”,藥王孫思邈也記載道:(小麥)養心氣,心病宜食之。

1、炒麥粉

小麥磨成面粉后,不僅能做成各種美味的面食,叔叔阿姨們小時候吃過的炒麥粉,其實也是一碗寧心安神的藥膳。

食材:高筋面粉、堅果碎。

做法:適量高筋面粉放到無水無油的鍋里,小火慢炒至淡淡的芽黃色,然后加溫水稀釋至藕粉狀(不要直接用開水調,容易結團),撒上堅果碎即可。

2、浮小麥

小麥干燥、癟了之后,會變得輕飄飄的,能漂浮在水面上,此時叫做浮小麥。浮小麥不僅能養心,還能止汗。

劉主任推薦,把浮小麥洗干凈后,用鍋稍微干炒一下,然后打成粉。早餐舀一勺浮小麥粉,搭配粥、豆漿或者牛奶一起喝下去。對于中老年人出虛汗效果很好。

03

三組“養心”食對

我們在廚房里經常講究“食對”,比如洋蔥和牛肉搭配,味道就非常好。而中醫講究的“食對”,是在藥性和養生功效上搭配,達到養生防病的作用。

那么,小麥可以和什么食物搭配,又能產生什么樣的養心功效呢?

1、養心氣——大棗+小麥

心需要氣血滋養,氣血來自于脾胃的化生。

大棗健脾養胃、補氣血,和小麥搭配,能起到健脾養心、益氣養血的作用,適合失眠、多夢、乏力、食欲差、大便不成形等心脾兩虛的人。

比如我們平時蒸的棗饅頭,就是一個很好的心脾雙補的美食。

2、養心陰——百合+小麥仁

麥仁是沒發芽的小麥,里面有麥芽,麥芽有養心安神的作用。百合性涼,入心經,可以養心陰、清心火。

兩者搭配熬一碗百合麥仁粥,滋心陰、養心血,適合心陰虛、心煩氣躁、睡覺出汗的人。

3、養心陽——羊肉+小麥面條

羊肉燴面是地道的河南美食,羊肉性溫而滋補,搭配上小麥,共同起到溫補心陽的作用,適合怕冷、胸悶、胸痛、心慌等心陽虛的人。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