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了媽媽之后,發現孩子還是睡覺的時候最可愛,安安靜靜,睡著了時不時還會笑一笑,不知道是夢見了什么好吃的?
結果真的有科學家認真研究了寶寶們的夢。像美國亞特蘭大市埃默里大學的心理學家戴維.福克斯就是專門研究嬰幼兒夢境的專家,他曾研究過3-5歲孩子的夢境。
在孩子們睡著后,將他們叫醒,詢問大家夢見了什么,結果發現3歲孩子的夢境并不像我們一樣是動態的影像,而是靜止的畫面,且大多都是動物或自己。
比如有的孩子會夢見一只狗站著,一只鳥......但并不像我們原本以為的那么豐富。原因多半是此時他們的大腦模擬能力還不成熟,無法想象出物體旋轉的樣子、運動的樣子。
那么孩子睡覺微笑到底是不是因為做夢?
其實,寶寶出生后第10~20天或者更早的時候就會微笑了,到三個月左右還會發出笑聲。但剛開始笑的時候,寶寶大多都是無意識的笑,大約到3個月的時候,寶寶才會有能力去分辨、熟悉其他的東西,這時他會做出具有選擇性的社會性微笑。
也有醫學研究表明,寶寶在媽媽肚子里8個月的時候就開始會做夢了,所以如果B超中看到寶寶轉動眼球,很有可能寶寶正在做夢。
當然,寶寶睡著后微笑是不是因為做夢,這個問題就不一定了。初期寶寶神經系統發育可能不完善,處于淺睡眠狀態,所以寶寶經常出現各種動作,包括睡著后面帶微笑,這些都屬于正?,F象,不一定是做夢,也可能是條件反射。
那么淺睡眠又是什么?對寶寶生長發育有沒有危害?
有研究表明,淺睡眠可以增加人體內蛋白質合成和代謝,幫助儲存新知識。寶爸寶媽可以放心。
此外,寶寶睡著后微笑還有一種可能是因為寶寶白天或睡覺前玩得比較開心,所以大腦一直處于興奮狀態,導致他們睡著后微笑。
當然,側面也說明當前的環境很舒服,寶寶感受到了安全感,所以正在好好成長哦!
除睡著后微笑,寶寶有以下行為表現,也說明他們的發育情況良好:
一、睡著后蹬腿
寶寶不斷成長,神經系統發育會慢慢完善,年紀比較小的寶寶睡著后蹬腿可能是因為運動神經在發育,大腦正在適應,并隨著神經系統逐漸完善,腿部運動會越來越靈活。
二、喜歡手握東西
寶寶睡覺時喜歡握著東西可能正在訓練自己的記憶力,或對物體的認知力不斷強化,抓握能力也得到增強。
另一種情況,如果寶寶睡覺時喜歡撓來撓去,說明運動神經可能不錯,可以支配手臂做出反應。
三、睡著后容易驚醒
寶寶睡著后容易驚醒,一方面說明他處于淺睡眠狀態,另一方面說明他聽覺能力正在發育,對聲音比較敏感,此時家長不必過于擔心,可以輕輕拍打安撫,讓寶寶重新進入睡眠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