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目標:
1,明確角色職責,懂得按職責扮演角色。
2,學會合理布置場所,具有以物代物的能力。
游戲準備:
1,物質準備:各種串串燒食品,燒烤爐,燒烤工具,雞腿,漢堡,薯條,各種樂器,話筒,表演用的服裝,汽車方向盤,車票,站排,娃娃,家具,炊具等。
2,知識經驗準備:請家長帶幼兒到街上看串串燒的工作,了解基本工作程序,利用日常活動時間豐富有關生活經驗。
3,幼兒自制的物品材料。
游戲指導:
第一次指導:
1,教師啟發幼兒提出新主題:前幾天老師讓爸爸媽媽帶小朋友到外面參觀了賣串串燒的叔叔阿姨的工作,你們看到他們是怎么工作的?(.來源屈.老師教案網)小朋友們想玩這個游戲嗎?
2,教師與幼兒共同討論游戲過程,你到攤子上去買東西的時候要先說什么,老板的工作程序有哪些?
3,幼兒商討各主題場地安排,角色分配,教師觀察指導.
4,幼兒游戲,教師重點指導玩串串燒的幼兒學習布置場地, 并扮演角色參與游戲,邊游戲邊指導幼兒.
5,組織幼兒評議:請玩串串燒的幼兒介紹本次的玩法,并啟發全班幼兒想想怎么玩會更好.
活動反思:
本班幼兒角色游戲的能力較強,對于新主題“串串燒”已有較充分的知識準備,在游戲中大家也都想去“串串燒”玩,但都是通過劃拳的方式進入,初次玩很新鮮,因為“串串燒”中很熱鬧。活動中遇到矛盾也能和平地解決。
第二次指導:
1,直接引入游戲,引導幼兒協商,按意愿選擇游戲.
2,提出游戲要求:
(1)游戲時應監守崗位,不擅離職守.
(2)和同伴說話聲音盡量輕,不在活動室內喧嘩.
3,幼兒游戲,教師觀察幼兒是否明確角色職責,并及時加以指導.
4,請幼兒自行評議游戲情況.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幼兒的崗位意識較強,大部分能堅守自己的崗位,若什么崗位上缺人,他們就會馬上反映。而且在輕聲說話方面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游戲小結:
在兩周的游戲引導和觀察中,我發現幼兒的角色意識有了突破性的進展,游戲時不再那樣隨意走動,對自己的身份有了較為明確的認識,不再迷茫,游戲時的常規也有了很大的進展。但在游戲中仍有角色掙搶的現象,在教師的協調下也能通過輪流的方式得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