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的孕期為40周左右,也就是280天,但是胎兒在前4個月的發育中還不具備“聽”的能力,所以胎教時間只有約24周,也就是168天左右。
而根據“中國胎教之父”——劉澤倫教授介紹,音樂胎教的目的是幫助胎兒產生胎內記憶,但是想要讓胎兒產生胎內記憶,正確的方式應該選擇3-5首音樂,多次、重復的播放,這樣重復的旋律會逐漸被胎兒所記憶,等寶寶出生后,再播放胎教時使用過的音樂,就能很容易喚起寶寶的胎內記憶。
所以胎教音樂“重復”是很重要的,也是胎兒產生記憶的關鍵。所以胎教音樂并不是越多越好,所謂的“胎教音樂100首必聽”,我們可以選擇部分音樂分為幾個階段,來進行胎教。
當然胎教音樂并不是隨便挑選的。劉澤倫教授通過臨床實驗數據分析,胎兒聽力非常脆弱,無法承受頻率超過2000赫茲的聲音,也就是說要選擇頻率在2000赫茲以下的音樂來進行胎教,同時胎教時聲音音量應該在85分貝以下。對于音樂的選擇,劉澤倫建議挑選節奏較為舒緩的音樂,且忌選音樂中含有“咚咚咚”類似心跳聲的架子鼓聲,因為這種激增的聲音很容易引起胎兒的驚嚇反射,不利于胎兒的正常發育。
科學的進行胎教有助于促進胎兒大腦的發育,而錯誤的胎教方式或劣質的音樂,很容易傷害胎兒的聽力安全,胎教是寶寶一生成長的基石,一定要認真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