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時想吐可能與飲食不當、胃腸功能紊亂、上呼吸道感染、胃食管反流、腸梗阻等因素有關。可通過調整飲食、熱敷腹部、服用藥物等方式緩解。建議家長及時觀察孩子癥狀,必要時就醫(yī)檢查。
1、飲食不當
孩子進食過快、暴飲暴食或食用生冷油膩食物可能刺激胃腸黏膜,引發(fā)惡心嘔吐。常見伴隨癥狀包括腹脹、打嗝。家長需幫助孩子養(yǎng)成細嚼慢咽習慣,避免一次攝入過多食物。若癥狀較輕,可嘗試飲用溫熱的生姜紅糖水緩解不適。
2、胃腸功能紊亂
腸道菌群失調或胃腸動力異常可能導致非特異性惡心,多伴有食欲下降、排便異常。可能與受涼或精神緊張有關。建議家長注意孩子腹部保暖,可遵醫(yī)囑使用枯草桿菌二聯(lián)活菌顆粒調節(jié)腸道菌群,或口服多潘立酮混懸液改善胃腸蠕動。
3、上呼吸道感染
咽部炎癥刺激或鼻后滴漏可能引發(fā)反射性嘔吐,常見于感冒期間。孩子可能同時出現發(fā)熱、咳嗽癥狀。家長需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噴霧清潔鼻腔。若確診為細菌感染,醫(yī)生可能開具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干混懸劑進行治療。
4、胃食管反流
食管下括約肌功能不全可能導致胃內容物反流,表現為進食后嘔吐、燒心感。嬰幼兒多見吐奶現象。建議家長采用少量多餐喂養(yǎng)方式,抬高床頭15-20度。醫(yī)生可能建議使用奧美拉唑腸溶膠囊抑制胃酸,或鋁碳酸鎂咀嚼片保護黏膜。
5、腸梗阻
腸道內容物通過障礙時會出現陣發(fā)性腹痛伴嘔吐,可能嘔吐物帶膽汁。這是需要緊急處理的急癥,家長發(fā)現孩子出現停止排便、腹脹如鼓等情況時,須立即送醫(yī)。醫(yī)院可能通過胃腸減壓或手術解除梗阻,常用藥物包括消旋山莨菪堿注射液緩解痙攣。
家長應記錄孩子嘔吐頻率與伴隨癥狀,避免強制進食。保持口腔清潔以防脫水,嘔吐后先給予少量溫水觀察耐受情況。注意觀察有無精神萎靡、尿量減少等脫水表現,嬰幼兒需警惕囟門凹陷。日常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的米粥、面條為主,避免碳酸飲料和油炸食品。若48小時內癥狀無改善或出現血性嘔吐物,需立即前往兒科急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