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也是我們與外界接觸最直接的屏障。然而,當皮膚突然紅了一片,伴隨著瘙癢和起包的癥狀時,我們不禁會問:這是怎么回事?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
皮膚過敏是由于免疫系統對某些物質產生異常反應,導致皮膚發炎、紅腫、瘙癢等癥狀。常見的過敏原包括食物、藥物、化妝品、花粉等。當我們接觸到這些過敏原時,免疫系統會產生抗體,引發過敏反應。
皮膚過敏源很多,常見的以食入性、吸入性和接觸性為主。
1.食入性原因:因食用某種食物、藥物導致過敏,如芒果、高蛋白類、某種藥物等;
2.吸入性原因:通過呼吸道等導致的過敏,如花粉、塵螨、動物皮毛或皮屑等;
3.接觸性原因:皮膚接觸到某種物質導致,如消毒劑、洗滌劑、化妝品、面膜等。
如何應對
第一,盡量不要搔抓
搔抓皮膚會進一步加重過敏,甚至抓破皮膚,繼發細菌感染。
反復搔抓會導致皮膚增厚、苔蘚樣改變、結節形成,進一步加劇瘙癢,從而形成越抓越癢的惡性循環。
第二,脫離導致過敏的環境
避免暴曬,避免到花多、草多、粉塵大的地方,如果是接觸物過敏(如護膚品、化妝品、油漆等),要用流動水沖洗皮膚,洗盡殘留物,避免再次接觸。
第三,冷敷
給皮膚進行物理降溫,不僅能消腫,還能減輕皮膚瘙癢癥狀。可以用冰礦泉水或者敷一些醫用冷敷貼。
第四,做好皮膚保濕工作
很多人都會存在誤區,認為皮膚過敏了就不能擦保濕劑。其實,在過敏的狀態下,皮膚屏障被破壞,經皮失水會更多,所以,非常有必要給皮膚保濕。
第五,清潔傷口
如果是蚊蟲叮咬引起的,首先采用流動水沖洗患處,如果是蜜蜂叮咬,可以用肥皂水、蘇打水等堿性溶液清洗,馬蜂叮咬可以用食醋、碳酸飲料等酸性溶液清洗,如果不能判斷,用自來水清潔;
如果傷口處有毒刺殘留,要用鑷子挑出,一定不要擠壓傷口,避免加重損傷;
叮咬后局部會出現紅丘疹、紅腫、瘙癢,可以進行冷敷,外擦止癢、消腫的藥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