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膿毒血癥是指由細菌等病原體感染引發的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屬于兒科危重癥,可能伴隨器官功能障礙或休克。膿毒血癥主要由感染灶病原體入血、免疫系統過度反應等因素引起,臨床表現為發熱或低體溫、呼吸急促、心率增快、精神萎靡等。需立即就醫干預,避免延誤治療導致膿毒性休克或多器官衰竭。1、感染源擴散
病原體從肺部、泌尿道或皮膚等局部感染灶侵入血液循環,釋放毒素觸發全身炎癥。常見于肺炎鏈球菌、大腸桿菌等感染,患兒可能出現寒戰、皮膚瘀斑。治療需靜脈注射抗生素如注射用頭孢曲松鈉、注射用美羅培南,同時進行血培養明確病原體。
2、免疫過度反應
兒童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善,感染后易發生細胞因子風暴,導致毛細血管滲漏和組織缺氧。表現為四肢冰冷、尿量減少,需使用人血白蛋白維持血容量,嚴重時需注射用烏司他丁調控炎癥反應。
3、器官灌注不足
微循環障礙引發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缺血,出現意識模糊、肌酐升高。需通過液體復蘇恢復灌注,監測中心靜脈壓,必要時使用鹽酸多巴胺注射液維持血壓,并行機械通氣支持呼吸功能。
4、代謝紊亂
膿毒血癥導致糖代謝異常和電解質失衡,表現為血糖波動、低鈉血癥。需動態監測血氣分析,靜脈補充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糾正酸堿失衡,限制高鉀食物攝入避免心律失常。
5、繼發凝血障礙
炎癥因子激活凝血系統,可能引發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表現為穿刺部位滲血、血小板驟降。需輸注新鮮冰凍血漿補充凝血因子,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鈣注射液預防血栓,禁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藥物。
患兒確診后應入住兒科重癥監護室,嚴格記錄出入量及生命體征。恢復期給予高蛋白流質飲食如稀釋牛奶、蒸蛋羹,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皮膚清潔但禁止酒精擦浴,體溫超過38.5℃時采用對乙酰氨基酚栓劑退熱。出院后需復查血常規及炎癥指標,接種b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等預防感染復發,出現嗜睡或喂養困難需立即返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