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肚子突然劇烈疼痛可能與胃腸痙攣、急性胃腸炎、消化性潰瘍、膽石癥、腸梗阻等原因有關。該癥狀通常由飲食不當、感染、炎癥、結石嵌頓、腸道堵塞等因素引發,表現為突發絞痛、惡心嘔吐、發熱、腹脹等。建議立即停止進食并臥床休息,若持續不緩解需急診就醫。
1、胃腸痙攣
胃腸痙攣多由受涼或進食生冷刺激食物導致平滑肌強烈收縮,疼痛呈陣發性絞痛,可能伴隨冷汗、嘔吐。熱敷腹部有助于緩解癥狀,可遵醫囑使用消旋山莨菪堿片、顛茄片等解痙藥物。避免暴飲暴食和空腹飲用冰鎮飲料是預防關鍵。
2、急性胃腸炎
進食變質食物或病原體感染可能引發急性胃腸炎,疼痛多位于臍周或上腹部,常伴腹瀉、發熱。需補充電解質防止脫水,可遵醫囑服用蒙脫石散、諾氟沙星膠囊、口服補液鹽散。發病期間應以米湯、粥類等流質飲食為主。
3、消化性潰瘍
胃酸侵蝕黏膜形成的潰瘍在夜間空腹時疼痛加劇,多見于十二指腸潰瘍,疼痛具有節律性。胃鏡檢查可確診,治療需聯合奧美拉唑腸溶膠囊、鋁碳酸鎂咀嚼片、阿莫西林膠囊等藥物。長期飲酒或服用非甾體抗炎藥者需警惕潰瘍發生。
4、膽石癥
膽囊結石嵌頓在膽管時引發膽絞痛,疼痛位于右上腹并向右肩放射,可能伴黃疸。超聲檢查可明確診斷,急性發作期需禁食,必要時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平時應減少高脂飲食,肥胖人群更需注意膽固醇代謝異常。
5、腸梗阻
腸道內容物通過障礙時出現腹脹、停止排氣排便,疼痛呈持續性伴陣發加重。腹部立位平片可見氣液平面,機械性梗阻需手術解除粘連或切除腫瘤。術后早期需禁食并逐步過渡到低渣飲食,避免粗纖維食物攝入。
夜間突發腹痛時應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藥掩蓋病情,可暫時采取蜷縮體位減輕疼痛。記錄疼痛部位、性質及伴隨癥狀有助于醫生判斷,就醫時需詳細說明發病前飲食情況及既往病史。日常需保持規律飲食,避免睡前大量進食,注意食品衛生安全,腹部保暖對功能性腹痛有預防作用。反復發作或持續6小時以上的腹痛必須及時就醫排除急腹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