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溝疝的癥狀主要有腹股溝區腫塊、墜脹感、疼痛、消化不良、排尿困難。腹股溝疝是指腹腔內臟器通過腹股溝區的缺損向體表突出所形成的包塊,多因腹壁薄弱和腹內壓增高引起。1、腹股溝區腫塊
站立或腹壓增加時腹股溝區出現可復性腫塊是典型表現。腫塊常在平臥或用手推壓后消失,質地柔軟,咳嗽時有沖擊感。嬰幼兒哭鬧時腫塊突出更為明顯,安靜狀態下可能自行回納。
2、墜脹感
患者常主訴腹股溝區持續性鈍痛或牽拉感,久站或長時間行走后加重。這種不適感源于疝囊對局部神經的壓迫,部分患者可放射至同側陰囊或大陰唇區域。
3、疼痛
當發生嵌頓時會出現劇烈絞痛,伴有局部壓痛和紅腫。這種急癥情況需要立即就醫,可能伴隨惡心嘔吐等腸梗阻癥狀,提示疝內容物血運可能發生障礙。
4、消化不良
巨大疝或滑動疝可能壓迫消化道,引起腹脹、食欲減退等癥狀。當疝囊內含有腸管時,可能干擾正常腸蠕動,導致慢性不全性腸梗阻表現。
5、排尿困難
膀胱滑入疝囊時可引起尿頻尿急,男性患者可能出現排尿費力。這種情況多見于直疝或膀胱膨出,需要與前列腺疾病進行鑒別診斷。
建議患者避免提重物、慢性咳嗽等增加腹壓的行為,肥胖者需控制體重。選擇寬松衣物減少局部摩擦,出現不可回納腫塊或劇烈疼痛時須立即就醫。術后恢復期應遵醫囑進行循序漸進的腹部肌肉鍛煉,降低復發概率。日常可補充富含優質蛋白和維生素C的食物促進組織修復,但需注意保持大便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