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需要做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的情況主要有膽囊結石伴急性膽囊炎、膽囊結石引發膽源性胰腺炎、膽囊結石導致膽總管梗阻、膽囊癌變風險較高、保守治療無效的妊娠期膽囊疾病。1、膽囊結石伴急性膽囊炎
妊娠期激素變化可能誘發膽囊結石移動,當結石阻塞膽囊管時會引起急性膽囊炎。典型表現為右上腹持續性疼痛伴發熱,血液檢查顯示白細胞升高。急性膽囊炎可能引發感染性休克,需在孕中期相對安全的13-27周進行手術。腹腔鏡手術創傷小,可降低流產風險,術后需監測胎心及宮縮情況。
2、膽囊結石引發膽源性胰腺炎
膽囊結石掉入膽總管可能阻塞胰管開口,導致膽汁反流激活胰酶引發胰腺炎。妊娠期膽源性胰腺炎病死率較高,表現為劇烈上腹痛伴嘔吐,血淀粉酶超過正常值3倍。這種情況需急診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聯合膽總管探查,術后需加強營養支持預防胎兒生長受限。
3、膽囊結石導致膽總管梗阻
較大的膽囊結石進入膽總管會造成梗阻性黃疸,表現為皮膚鞏膜黃染、尿色加深及陶土樣便。妊娠期膽管梗阻可能引起凝血功能障礙和維生素K缺乏,增加產后出血風險。腹腔鏡手術需聯合術中膽道鏡取石,術后需補充脂溶性維生素保障胎兒發育。
4、膽囊癌變風險較高
對于超聲檢查發現膽囊壁增厚超過4毫米、合并膽囊息肉直徑大于10毫米等情況,存在癌變風險需限期手術。妊娠期膽囊癌進展迅速,腹腔鏡手術需擴大切除范圍,術中需進行快速病理檢查。這類患者術后需密切隨訪腫瘤標志物變化。
5、保守治療無效的妊娠期膽囊疾病
對于反復發作的膽絞痛、膽囊積膿等經禁食、抗感染治療無效者,持續存在的炎癥可能誘發宮縮導致早產。手術時機建議選擇孕中期,采用三孔法腹腔鏡減少子宮刺激。術后需使用宮縮抑制劑預防早產,并監測胎兒生長發育情況。妊娠期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需多學科團隊協作,術前需全面評估母嬰狀況。孕早期手術可能干擾器官形成,孕晚期手術空間受限且易誘發早產,孕中期是最佳手術窗口期。術后護理需關注切口愈合、營養補充及胎兒監護,建議采用高蛋白低脂飲食,分次進食減輕膽胰負擔,每日適量活動預防靜脈血栓,定期進行產科超聲檢查評估胎兒情況。出現宮縮頻繁或胎動異常需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