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輸卵管卵巢炎可能由病原體感染、鄰近器官炎癥擴散、宮腔操作損傷、免疫力下降及不良衛生習慣等因素引起。
1、病原體感染:
淋病奈瑟菌和沙眼衣原體是最常見的病原體,通過性接觸傳播上行感染輸卵管和卵巢。大腸埃希菌等腸道細菌也可能通過淋巴系統或血液循環引發炎癥。感染后黏膜充血水腫,分泌物增多導致管腔粘連。
2、鄰近炎癥擴散:
闌尾炎、盆腔腹膜炎等腹腔炎癥可能直接蔓延至輸卵管。子宮內膜異位癥病灶反復出血也會刺激周圍組織,增加感染風險。炎癥擴散過程中,局部防御屏障被破壞,病原體更易定植。
3、宮腔操作損傷:
人工流產、診刮術等宮腔操作可能損傷宮頸黏液栓屏障。放置宮內節育器時器械攜帶病原體上行,術后創面成為細菌繁殖的溫床。操作后兩周內是感染高發期。
4、免疫力下降:
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糖尿病控制不佳等情況會削弱局部免疫力。月經期宮頸口松弛,經血逆流可能將病原體帶入輸卵管。HIV感染者更易發生多重病原體混合感染。
5、衛生習慣不良:
經期性交可能將外陰細菌推入宮腔。使用不潔衛生棉條或陰道沖洗會破壞正常菌群平衡。穿著過緊化纖內褲造成會陰部潮濕,利于細菌滋生。
預防急性輸卵管卵巢炎需注意經期避免盆浴和性交,選擇棉質透氣內褲并每日更換。規范治療陰道炎等婦科感染,宮腔操作后遵醫囑預防性使用抗生素。出現下腹持續疼痛伴發熱時需及時就醫,延誤治療可能導致輸卵管積膿或不孕。日常加強鍛煉提高免疫力,建議每年進行婦科檢查篩查隱匿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