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高發疾病主要有外耳道炎、中耳炎、突發性耳聾、梅尼埃病和聽神經瘤五種。1、外耳道炎:
外耳道炎是外耳道皮膚及皮下組織的炎癥,多因挖耳損傷或進水感染導致。常見癥狀為耳痛、耳癢及分泌物增多,急性期可能伴隨耳周淋巴結腫大。治療需保持耳道干燥,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嚴重者需口服抗生素。
2、中耳炎:
中耳炎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常繼發于上呼吸道感染。典型表現為耳痛、聽力下降及耳悶脹感,兒童可能出現發熱。急性期需用鼻減充血劑改善咽鼓管功能,化膿性中耳炎需配合抗生素治療,反復發作者需排查腺樣體肥大等問題。
3、突發性耳聾:
突發性耳聾指72小時內突然發生的感音神經性聽力下降,可能與內耳微循環障礙、病毒感染有關。患者多主訴單側耳鳴、耳悶及眩暈,需在發病一周內接受糖皮質激素和改善微循環藥物治療,延誤治療可能導致永久性聽力損失。4、梅尼埃病:
梅尼埃病是內耳膜迷路積水引發的疾病,特征為反復發作的旋轉性眩暈、波動性聽力下降及耳鳴。發作期需臥床休息并使用前庭抑制劑,長期管理需低鹽飲食,頑固性病例可考慮鼓室內注射慶大霉素或手術治療。
5、聽神經瘤:
聽神經瘤是起源于前庭神經鞘膜的良性腫瘤,早期表現為單側耳鳴和漸進性聽力下降,腫瘤增大可能壓迫面神經和三叉神經。小型腫瘤可觀察隨訪,直徑超過3厘米需手術切除或接受立體定向放射治療。
日常需避免頻繁挖耳,游泳時使用耳塞防止進水,感冒時正確擤鼻以減少中耳炎風險。出現持續耳痛、聽力驟降或反復眩暈應及時就診,40歲以上人群建議每年進行純音測聽檢查。保持規律作息和低鹽飲食有助于預防梅尼埃病發作,噪音環境下應做好聽力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