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部扭傷后應避免跑步,跑步可能加重踝關節損傷。容易導致踝部扭傷加重的運動主要有籃球、足球、跳躍類運動、不平路面跑步、高強度間歇訓練。1、籃球:
籃球運動中頻繁變向、急停和起跳動作會增加踝關節負荷,扭傷后繼續參與可能引發韌帶二次撕裂。急性期需冰敷制動,恢復期可進行踝泵訓練增強穩定性。
2、足球:
足球的側向移動和踢球動作易使受傷踝關節承受剪切力,可能延遲愈合進程。建議使用護踝器具保護,腫脹消退后逐步進行提踵練習恢復肌力。
3、跳躍運動:
跳遠、跳繩等運動落地時的沖擊力會加重踝部腫脹,損傷后4周內應避免。康復期間可進行平衡墊訓練提升本體感覺,降低再損傷風險。
4、不平路面跑:
崎嶇地形跑步時踝關節需不斷調整姿勢,可能加重韌帶松弛。建議選擇平坦跑道,穿戴具有足弓支撐的跑鞋,必要時使用肌效貼固定。
5、高強度訓練:
HIIT訓練中的快速轉向和爆發動作會過度牽拉受損韌帶,建議改為游泳或騎自行車等低沖擊運動,待關節活動度完全恢復后再逐步增加強度。
踝部扭傷后48小時內遵循RICE原則(休息、冰敷、加壓包扎、抬高患肢),疼痛緩解后從被動關節活動開始康復訓練。建議每日進行踝關節環繞、彈力帶抗阻訓練,配合足底筋膜放松。飲食注意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C促進結締組織修復,可適量攝入魚類、獼猴桃等食物。恢復運動時應循序漸進,初期選擇橢圓機等器械訓練,6-8周后經專業評估再考慮恢復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