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為什么北方馬口魚比南方的大(馬口魚可以養在魚缸里嗎)

shiyingbao

馬口魚是鯉科、馬口魚屬小型淡水魚類,別稱山鳡、桃花板、麻口等,分布極為廣泛,除青藏高原少數地區外全國各地均有分布,尤以丘陵地區的山澗溪流中最多見,下面來看一看為什么北方馬口魚比南方的大吧!

一、魚種定義

馬口魚是名貴淡水魚種,別稱山鳡、桃花板、麻口等,在生物學分類上屬于動物界、脊索動物門、硬骨魚綱、鯉形目、鯉科、馬口魚屬小型淡水魚類,除青藏高原少數地區外全國各地均有分布,尤以丘陵地區的山澗溪流中最多見,常見個體在50克以內,最大個體可達100~150克。

二、原因論述

北方馬口魚比南方大的主要原因是品種不同,馬口魚實際上是鯉科、馬口魚屬小型淡水魚類的統稱,全世界約共有10種,代表品種有馬口魚(指名物種)、高屏馬口魚、粗首鱲、真馬口魚等,此外馬口魚還有很多亞種和變種,品種不同馬口魚不管是形態還是個體大小均有不同。

三、分布范圍

馬口魚的分布極為廣泛,我國除青藏高原少數地區外,南自海南島、北到黑龍江、西達四川盆地、東臨沿海地區江河中均有分布,尤以丘陵地區的山澗溪流中最常見,但近年來因過度捕獵和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導致野生馬口魚已變得越來越稀缺,若不及時加以保護有滅絕的可能。

四、生活習性

1、環境:馬口魚是溪流性魚類,廣泛分布于丘陵地區水溫較低的山澗溪流中,喜在水草豐茂的水體中上層活動,對水質要求高,最適生長水溫20~25℃,攝食臨界水溫0~32℃。

2、食性:馬口魚是偏肉食的雜食性魚類,主要以小型魚類、甲殼類、水生昆蟲及幼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在食物匱乏的季節也吃草籽、樹籽、藻類、高等植物碎屑等植物性食物。

3、繁殖:馬口魚是卵生魚類,性成熟期比較短,1齡魚可達到性成熟,產卵期6~9月,繁殖期雄魚會顯出艷麗的婚姻色以招引雌魚,幼魚孵化后在水草叢生的淺水區覓食、肥育。

馬口魚是鯉科、馬口魚屬小型淡水魚類,別稱山鳡、桃花板、麻口等,除青藏高原少數地區外全國各地的溪流、江河、湖庫等水體均有分布,具有極高的食用價值和觀賞價值,下面來看一看馬口魚可不可以養在魚缸里吧!

一、魚種定義

馬口魚是名貴淡水魚種,別稱山鳡、桃花板、麻口等,在生物學分類上屬于動物界、脊索動物門、硬骨魚綱、鯉形目、鯉科、馬口魚屬小型淡水魚類,除青藏高原少數地區外全國各地的溪流、江河、湖庫等水體均有分布,常見個體一般在50克以內,最大個體可達100~150克。

二、飼養論述

馬口魚可以養在魚缸里。馬口魚是著名的原生觀賞魚類,完全可以養在魚缸中,但飼養難度較大,原因主要有三;其一是馬口魚不耐低氧,水體缺氧很容易死亡;其二是馬口魚對水質要求特別高,一旦水質惡化很快就會死亡;其三是馬口魚需要流動的水體,在靜水中很難能養活。

三、種類劃分

馬口魚是鯉科、馬口魚屬小型淡水魚類的統稱,全世界約共有10種,分別是馬口魚(指名物種)、越南馬口魚、奠邊馬口魚、長鰭馬口鱲、海南馬口鱲、希氏馬口魚、高屏馬口魚、粗首鱲(臺灣鱲)、松河馬口魚和真馬口魚,除了這10種馬口魚外,還有數量眾多的亞種和變種。

四、生活習性

1、環境:馬口魚是溪流性魚類,廣泛分布于丘陵地區水溫較低的山澗溪流中,喜在水草豐茂的水體中上層活動,對水質要求高,最適生長水溫20~25℃,攝食臨界水溫0~32℃。

2、食性:馬口魚是偏肉食的雜食性魚類,主要以小型魚類、甲殼類、水生昆蟲及幼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在食物匱乏的季節也吃草籽、樹籽、藻類、高等植物碎屑等植物性食物。

3、繁殖:馬口魚是卵生魚類,性成熟期比較短,1齡魚可達到性成熟,產卵期6~9月,繁殖期雄魚會顯出艷麗的婚姻色以招引雌魚,幼魚孵化后在水草叢生的淺水區覓食、肥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