鯽魚是典型的雌雄異體魚類,繁殖期多集中在每年的3~5月,產卵時雌魚先將卵產在水草、石塊等附著物上,然后雄魚再將精子排在雌魚產的卵上,卵在體外受精后2~7天可孵化成小魚,下面一起來看一看鯽魚怎么分公母吧!
一、體型
鯽魚可以從體型分公母,其中公魚的體型一般比較細長;母魚的體型則恰恰相反,與公魚相比往往顯得肥且短。
二、頭部
鯽魚可以從頭部分公母,其中公魚的頭部較小,在整個身體中所占比例也小;母魚的頭部大,在整個身體中所占比例也大。
三、胸鰭
鯽魚可以從胸鰭分公母,其中公魚的胸鰭比較尖,末端有粗糙的角質狀突起;母魚的胸鰭比較光滑,末端呈圓鈍形。
四、魚鱗
鯽魚可以從魚鱗分公母,其中公魚的魚鱗比較大,排列得略顯粗糙;母魚的魚鱗比較小,排列得非常整齊。
五、腹部
鯽魚可以從腹部分公母,其中公魚的腹部平坦、硬實;母魚的腹部比較柔軟,尤其是繁殖期母魚的腹部會明顯隆起。
六、肛門
鯽魚可以從肛門分公母,其中公魚擠壓腹部肛門有乳白色精液流出;母魚擠壓腹部肛門有淡黃色的卵粒排出。
綜上所述,鯽魚是雌雄異體魚類,其中公魚的特征是體型細長、頭部小、胸鰭尖、魚鱗大、魚腹平坦硬實,而母魚的特征則是體型寬短、頭部大、胸鰭光滑、魚鱗小、腹部柔軟,尤其是繁殖期母魚腹部會明顯的隆起。
鯽魚是最常見的小型淡水魚類,別稱鯽瓜子、月鯽仔、鯽殼等,廣泛分布于全國各地的池塘、溝渠、溪流、江河、湖庫、沼澤等水體中,其中尤以水草豐茂的池塘、溪流、湖庫等處最多,下面一起來看一看鯽魚幾月份產卵結束吧!
一、產卵時間
鯽魚一般在3~7月產卵,但魚種、各地氣候等不同鯽魚的產卵時間也不同,例如野生鯽魚一般集中在3~5月產卵,淇河鯽一年四季都可以產卵,高背鯽一般在每年的3~4月產卵,彭澤鯽一般在每年的4~7月產卵。
二、產卵次數
鯽魚一年產2次魚卵,但魚種不同鯽魚的產卵次數也不同,例如野生鯽魚(土鯽魚)一年可產卵2次,淇河鯽一年四季都可以產卵,高背鯽一年一般只產卵1次,人工培育的工程鯽屬于3倍體魚類,不能產卵繁殖后代。
三、產卵數量
鯽魚懷卵量因年齡不同而不同,例如1冬齡雌魚懷卵量約1~2.8萬粒,2冬齡雌魚懷卵量約2~5.9萬粒,3冬齡雌魚懷卵量約2.6~6.8萬粒,5冬齡雌魚懷卵量可達11萬粒以上,但鯽魚卵的孵化率只有5~10%左右。
四、產卵過程
鯽魚卵屬于體外受精,產卵時雌魚先將卵產在水草、石塊、枯枝等附著物上,然后雄魚再將精子排在卵,卵受精后約2~7天孵化成小魚,但具體時間因水溫等不同而不同,例如水溫20~25℃時2~3天便可孵化。
綜上所述,鯽魚的產卵期集中在3~5月,即3月開始產卵、5月結束產卵,產卵時雌魚先將卵產在水草、石塊、枯枝等附著物上,然后雄魚再將精子排在卵,卵在體外受精后2~7天便可孵化成小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