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腹瀉很危險,如何正確處理孕期腹瀉?
腹瀉的原因很多,而孕婦拉肚子最常見的原因就是腸道感染,致病微生物有沙門氏菌、痢疾桿菌、病毒及原蟲等,夏天拉肚子還應想到是否為食物中毒。很顯然孕婦拉肚子不正常,并且孕婦拉肚子有可能導致流產或早產。因此如果孕期女性患上腹瀉的話,一定要積極的就醫治療,否則對胎兒產生不利影響。
孕期腹瀉怎么辦呢?
接受檢查
孕婦在發生腹瀉以后,應該第一時間將自己的排泄物拿到醫院進行常規的檢查,如果常規化驗正常,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飲食,并做出些調整即可,比如吃東西的時候要避免油膩、不宜消化的食物。
注意飲食
飲食應以溫、軟、淡、素、鮮為宜,要注意忌嘴,不吃過冷、過燙、過硬、過辣、過黏的食物;多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少吃生菜色拉等涼性食物。 要做到少吃多餐、定時定量,使胃中經常有食物中和胃酸,防止侵蝕胃黏膜和潰瘍面而引起腹瀉。
注意腹部保暖
孕婦拉肚子可能是因為腹部受涼導致的腸胃不適引起的。所以孕婦要注意腹部保暖。特別是夏天的時候,孕婦一定不能貪涼,造成腸胃受涼引起腹瀉??蓢L試用暖水袋熱敷一下肚子。注意不要太燙了,用毛巾先把暖水袋包好再放在肚子上。一天熱敷3--5次,每次大約持續20分鐘左右,對受涼腹瀉有一定作用。
適量服用抗生素
孕期用抗生素應該特別小心,可以使用較緩和的抗腹瀉劑如高嶺土、果膠可以使用,這些藥物可吸收水分減少腸蠕動;一般說來,紅霉素、氨芐青霉素對母嬰都是安全的。不要用鴉片類藥物止瀉,因這類藥物可能造成細菌過度生長與重復感染,反而會加重腹瀉。
正確就醫
孕婦如果是出現了拉肚子的情況,一定要避免出現諱疾忌醫的情況。因為害怕看醫生之后要吃藥會影響到腹中胎兒而拒絕就醫的做法顯然是不正確的。特別是出現嚴重的腹瀉或者是孕婦拉肚子的同時還有肚子疼的情況的話,一定要及時就醫。
一般來說腹瀉大約1到2天可以痊愈,若遲遲不痊愈就要就醫診斷,如果腹瀉還伴隨嘔吐癥狀,就有可能是食物中毒或較嚴重的細菌感染,要及時就醫;如果出現抽筋現象,則與脫水過度有關,當孕婦發生腹瀉時,水分和電解質(鈉、鉀、氯化物和碳酸鹽)通過稀便持續大量丟失,水分和電解質也通過嘔吐丟失,因此非常容易引起脫水,并且脫水程度會不斷進展,脫水嚴重者可以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危及生命甚至造成死亡。因此治療腹瀉最關鍵的就是要及時補充丟失的水分和電解質,不僅要補充累積丟失量,還要補充繼續丟失量,只要腹瀉沒停止,就需要一直補液?,F在市面上已經有商品化的口服補液鹽可供患者補水使用,其中就包括口服補液鹽Ⅲ(博葉)、口服補液鹽(I、II)等等。
懷孕本身極少引起腹瀉,也不會使已有的腹瀉加重,但腹瀉對妊娠來說是一個危險信號,提示有流產或早產的可能,因而不能大意。尤其是孕婦腹瀉如何用藥就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使用,以免影響到體內的胎兒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