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前檢查是準媽媽們在分娩前必須做的一件大事。其實,產前檢查看似簡單,其實過程也比較繁瑣,因為產前檢查的注意事項有很多。下面,我們不妨從產前檢查的項目和費用、時間安排等方面入手,談談產前檢查的好處和必要性,讓所有對生孩子有疑慮的準媽媽都知道產前檢查的好處。
產前檢查的注意事項
產前檢查可以說是給孩子和母親多加了一道保護線,因為產前檢查可以讓孩子和母親的健康更有保障。其實很多時候如果產婦和胎兒有什么異常情況,都可以通過產前檢查看出來,產前檢查可以很好地減少臨產期的不良影響。但是在進行產前檢查的時候,還是需要注意一些問題的,下面我們就來說說這些事項。
1、準媽媽一定要清楚自己的血型,其實很多時候準媽媽并不是很清楚自己的血型,這對于孕婦來說其實是有潛在危險的。所以在生產之前,最好先了解清楚自己的血型是什么,如果屬于 “熊貓血型”,還需要讓醫院進行備血,避免在制作過程中出現意外,導致無法及時輸血。
2、產檢的次數:孕婦在懷孕期間做產檢并沒有一個具體的次數,而是應該根據孕婦的健康史、孕期是否有并發癥以及是否有妊娠疾病等因素來決定。懷孕28周之前需要每個月做一次產前檢查,28~36周每兩周做一次產前檢查,36周之后每周做一次產前檢查,具體做多少次產檢需要根據孕婦的身體情況而定,而且這個時期也可以為孕婦選擇分娩方式做準備。
3、產前檢查的目的是為了觀察孕婦的懷孕過程是否順利,在檢查的時候孕婦也可以向醫生詢問自己關心的問題,雖然產前檢查只是檢查孕期的一些常規檢查,但是對于寶寶真正的健康來說,孕婦的情緒狀態也是有很大影響的,所以在孕期,媽媽保持樂觀的情緒對于寶寶也是有很大幫助的。
產前檢查項目及費用
產前檢查的項目是非常繁雜的,而且根據懷孕時間的長短,產前檢查的項目也是不同的,而且檢查的費用也因為醫院的不同而略有不同,其實產前檢查的項目是非常雜的,想要保證整個孕期的安全,產前檢查的項目其實是非常多的、 主要從詳細詢問病史、推算預產期、全身檢查和產科檢查這幾個方面進行細分,而這幾個方面的內容可謂是產檢的重頭戲,而產檢的內容也是非常多的,而且產檢的費用也是非常高的。這幾個方面可以稱之為產檢中的主要檢查內容,下面我們就從這幾個方面來了解一下產前檢查的一些內容。
產前檢查的內容一般包括年齡、胎次、職業、月經史、了解初潮年齡和月經周期等,檢查的內容一般都是圍繞這些內容展開的,如果孕婦曾經生育過,那么還應該了解孕婦以往的生育史,在這些檢查中,不僅要檢查孕婦自身的健康狀況,還要檢查孕婦丈夫的健康狀況,以及雙方家庭以前是否有過分娩的情況。在這些檢查中,不僅要對孕婦本人的健康狀況進行全方位的檢查,還要對其丈夫的健康狀況進行檢查,并了解和記錄雙方家庭是否有大型疾病。
預產期的計算也有一定的算法,一般來說,可以根據末次月經的第一天、月數減3或加9、天數加7來計算。例如,如果末次月經是 3 月 5 日,預產期就是 12 月 12 日,需要注意的是,月經不調的孕婦不僅要檢查自己的身體狀況,還要檢查丈夫的身體狀況。需要注意的是,月經不調的孕婦由于排卵時間異常,不能機械地用這種方法來判斷預產期,比較準確的算法是根據早孕反應出現的時間、胎動開始的時間、宮底高度等來判斷。
全身檢查則更全面地了解孕媽媽的身體狀況,從身高體重/體重指數(BMI)、血壓、口腔、心肺等多方面對孕媽媽進行檢查,看孕媽媽在孕育過程中是否會出現不良反應。而產科檢查的重點則是胎兒的健康狀況和產婦陰道方面的健康狀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