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秋分來臨,如何通過食物滋陰潤燥?

shiyingbao

9月23日是今年秋天的第四個節氣——秋分。秋分的到來預示著秋天已經過去了一半,此時,北半球晝短夜長,氣溫降低,天氣轉涼。中醫認為,“燥”為秋季的主氣,稱為“秋燥”,因此,秋季養生,當以“防肺燥,護陰津”為主。俗話說:秋分不養,一年白忙,一圖了解秋分時節的飲食養生方法。

一、秋分飲食正確打開方式

1. 防秋燥補氣津

秋分之后,天氣干燥,建議多吃清潤生津的食物。如,蘿卜、藕、秋梨、葡萄、百合、銀耳、蜂蜜、甘蔗等。

Tips:推薦兩款滋陰潤燥飲品

·梨子粥

方法:取兩個梨、100克粳米,加水同煮成粥,待粥煮好后放入15克冰糖,吃梨食粥。

·桑葉雪梨甘蔗水

方法:將15克桑葉、1節甘蔗去皮切段、1個雪梨切塊,煮水15分鐘,隨量溫飲。

注意:不建議糖尿病患者食用以上飲品。

2. 多酸少辛重養護

秋天宜收不宜散,宜進食酸味之品以收斂肺氣,如橘子、檸檬、柚子等酸味食物;少食蔥、姜、蒜、辣椒等辛辣食物以防瀉肺氣。

3. 肉類“多白少紅”

秋分之后,要為即將到來的冬季做好營養儲備。建議選擇低脂肪的肉類,多食用魚類、禽類(雞、鴨、鵝)等白肉,少食用豬肉、牛肉、羊肉等紅肉。

注意:魚、禽、蛋類和瘦肉攝入要適量,成年人平均每天攝入總量建議在120-200g 。

二、 這些食物需謹慎

1.忌食油膩食物

油膩煎炸的食物不易消化,積聚在胃中,加重體內積滯,不利于秋季潤燥。

2.忌食生冷食物

秋分后氣候漸涼,胃腸道對寒冷的刺激很敏感,尤其患有慢性胃炎消化系統疾患的患者,忌食生冷食物。比如生冷瓜果、生腌(生食腌制的食物)、冷飲等。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