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哪些食品可以養生 養生的方法有哪些_

shiyingbao

一、養生吃哪些食物好

1、魚類

從“年年有余(魚)”的吉祥祈福,到鮮美可口的獨到風味,從古至今,魚類一直是人類倍加推崇的食物之一。現代營養學又明確了魚類的營養價值:高生物價值且極易消化吸收的優質蛋白質、有益于心血管健康的脂肪酸、較低的膽固醇和較豐富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等,這些都使得魚類在維護人體健康,特別是心臟健康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已經有眾多的研究明確,常吃魚類有助于減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美國心臟病學會和糖尿病學會都將“每周食用2~3次魚(特別是海魚)”作為膳食的推薦原則。

2、花椰菜

包括綠菜花(西藍花)等,不僅味道香,口感好,營養價值更是高出其他蔬菜許多倍。其蛋白質含量達4%,胡蘿卜素的含量是菠菜的3倍,維生素B2和維生素C的含量亦極為豐富,被稱為是蔬菜中的上品。另外,更重要的是,人們已經發現西藍花中含有一定量的抗氧化物質,對預防各類氧化性損傷(包括預防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益處。

3、酸奶

酸奶能量密度高,更含有多達20余種的營養素,特別是鈣的含量和吸收率與鮮奶不相上下,很多因乳糖酶缺乏而不能飲用(或僅能少量飲用)鮮奶的人,可飲用酸奶,后者在加工過程中大部分乳糖被破壞,因此可大大提高耐受性。還有,酸奶中含充足的乳酸菌,并且有適宜的酸度,常飲酸奶可以有效抑制有害菌的產生,提高免疫能力,因而能夠預防腹瀉,或縮短慢性腹瀉持續的時間,減少急性腹瀉的發病率。

4、菇類食品

對菇類食物的分析發現,其主要的成份為多醣體,如香菇中的香菇多醣、草菇與金針菇中的冬菇素等。現代醫學已經發現,這些物質具有較強的抗氧化和抗癌作用。另外,食用的菇類除了含有多醣體外,還有較多的蛋白質、維生素C、B1、B2等,亦可增強身體免疫力與解毒能力,預防腫瘤生成。

5、豆類制品

豆類是僅次于肉、蛋、奶的另一類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同時膽固醇含量很低。豆類中的營養素有助于預防心血管疾病。同時,黃豆及其制品對預防消化道癌癥具有獨特的魅力。黃豆中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鉬和硒,可減輕亞硝胺對細胞遺傳物質的損傷,并能修復受損的組織,能顯著地抑制食管癌的發生和發展。另外,黃豆中含有的植物固醇、大豆皂甙、六磷酸肌醇還可抑制結腸癌和直腸癌癥的作用。

6、番茄

蕃茄所含的蕃茄紅素,是一種有效的抗氧化劑,并能夠抑制某些致癌的氧游離基。有研究表明,長期大量進食番茄,有助于預防男性前列腺癌。

7、洋蔥

洋蔥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糖類、維生素和鈣、磷、鐵、硒等微量元素以及多種化學物質,幾乎不含脂肪。洋蔥是目前所知唯一有前列腺素A的植物。這種物質是一種較強的血管擴張劑,能舒張血管,降低血液粘度,增強冠狀動脈血流量,減少血管的壓力,具有降低血壓和預防冠心病的作用。洋蔥中含有大量的植物殺菌劑,具有很強的殺菌能力,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白喉桿菌、痢疾桿菌、結核桿菌、大腸桿菌等多種病菌都有殺滅和抑制作用。洋蔥所含的微量元素硒,是一種極強的抗氧化劑,具有防癌、抗癌及延緩衰老的作用。

二、怎樣養生

吃,就是飲食保健。并不是讓我們平時進補名貴藥材珍奇食料,而是在平日飲食的時候稍加注意就可以了。第一點是不要吃過吃快過飽,上班族節奏快,經常是狼吞虎咽沒怎么咀嚼就下肚,而且遇到好吃的就吃得撐的扶墻,這可千萬要不得,不然長久下去胃功能必受影響,胃不好就會影響營養吸收,所以飲食上一定要注意保護胃腸。再者,魚肉蛋蔬菜水果缺一不可,營養要均衡。

睡,就是休息。不會休息就不會工作,要做到有張有弛,張弛有道。睡眠時間一定要保證。而且盡量能睡午覺。讀書困了,馬上就睡,養足精神再戰。晚間床鋪枕頭和室溫一定要舒適,睡得好精神好心情才好。

心,指的是心情愉快。要做到樂觀開朗。不要把任何事掛在心頭,我們要努力做事,但是不要被其枷鎖。不要在任何事情上認為這是我唯一的一次機會,其實還可以再來,失敗的,錯過的,都可以再來一次,不要被任何事影響心情,要學會自我調節。心情舒暢和延年益壽有直接的關系。

好,指的是興趣愛好。不論是下棋看書打球繪畫彈琴等等,任何你喜歡的事情,要特別抽時間經常去做,讓自己沉浸在興趣愛好當中,讓自己充分享受一下生活,這樣的時間會帶給我們很大的放松,哪怕只是聽聽廣播看看電視也好,不要說你沒什么興趣愛好。發揮自己的興趣特長會帶給我們舒適的心情。

煉,是鍛煉身體。俗話說生命在于運動,真的是如此。切莫說您退休在家,即便是年輕人長期窩在家里也會體力下降身心俱疲的。所以最好每日都運動,至少每周一次。但是不要去健身房,要去大自然中鍛煉身體,青草綠樹,鳥語花香,山水相伴的公園最好。

三、養生的誤區

不運動肌肉會轉成脂肪

對于那些一周中將3到4天的時間花在體育鍛煉上的人來說,如果停止鍛煉,這些人的肌肉會變成脂肪嗎?養生大師多納-理查德森-尤爾說:“這種情況是不會發生的。肌肉是肌肉,脂肪是脂肪。這兩者之間不會相互轉化。”佐治亞州立大學運動科學教授華特-湯普森說,肌肉是一種較為密集的物質,而脂肪則比較密實。當你停止運動時,肌肉會變得有些松弛,但不會轉化成脂肪。反過來是否成立呢?很遺憾,體育運動也不會使脂肪轉化為肌肉。一個運動俱樂部的成員拉爾-斯茲曼斯克說:“雖然脂肪不會轉化成肌肉,但若想擁有發達的肌肉就必須進行拉力鍛煉,這樣才能去除體內的多余脂肪。”

早睡早起身體好

隨著年齡增長,與睡眠有關的褪黑激素分泌時間愈早,所以老人家會傾向早睡、早起,較符合自然生理時鐘。年輕人(尤其是仍在發育的青少年)只要按照自己的生理時鐘作息即可;但最好不要超過晚上11點,因為晚上11點到凌晨1點是體內生長激素分泌時間,這時候若不睡覺,正在發育的年輕人會長不高,成年人則容易變老。

裸睡比較健康

專家認為:裸睡只是舒服罷了,跟健康一點兒關系也沒有。穿衣服睡覺雖然會影響排汗及皮膚散熱,但人體皮屑整天都在剝落,而皮屑是塵螨和霉菌的營養來源,被單和床單上一定會有一些微生物,光溜溜地躺在床上,這些微生物更容易接觸皮膚,裸睡反而可能增加感染的危險。

每天8大杯水保健康

每個人所需要的水都不一樣,喝多了不但無益健康,還會造成腎臟的負擔。人體攝取的水分除了經由排汗或呼吸時排出外,仍需經由腎臟來代謝,如果水喝得太多,腎臟排水量增加,會增加腎臟的負擔,易讓腎臟功能衰竭,反而易影響腎臟的健康;而且,體內的電解質會因為被太多的水稀釋,引發電解質不平衡的危險。

很多人只注意喝水的量,卻忽略了在日常飲食中也會攝取水分,比如每餐吃的食物、水果、飲料都帶有水分,三餐至少占了500毫升;因此,每天喝的水必須低于1600到1950毫升,否則就會飲水過量,腎臟病或心臟病患者甚至需要限水,以免危及生命

注意飲食和鍛煉等于減肥

如果你認為只要做好這兩項就足以保證體重下降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你或許忽略了另一個主要因素:由于減肥而導致的睡眠問題。芝加哥大學研究睡眠的伊維-凡-科奧特博士說:“體重超標和患肥胖癥最多的也是美國人。或許我們應該考慮一下肥胖和睡眠之間存在著這樣一種可能性,睡眠不足會導致我們胃口失調。”每個人都有其所需的正常睡眠時間,如果睡眠時間少于這個時間哪怕這個差僅為一小時就會導致其體內荷爾蒙失調。

在對這些睡眠不足者的血液進行分析化驗后發現,他們血液中控制人食欲的瘦素含量減少。當我們的進食量到了一定的程度,瘦素就會“告訴”我們已經吃飽了。與此同時血液中血漿饑餓激素含量增多。血漿饑餓激素的作用是,當我們的身體熱量供應不足時它就會發出饑餓信息,這樣就促使我們開始進食。

洗腸、斷食,排毒養顏

很多人明顯堅持洗腸美容,目的是讓自己的身體里沒有宿便,不蓄積毒素,避免了社交場合的尷尬,皮膚也會變得透明有光澤,比單純外用化妝品效果好。不習慣這種方法的人,可以選擇斷食的方法排毒,即一周里有一天不吃飯,只吃水果或者喝蜂蜜水,同樣可以起到排除身體毒素的作用。

錯!中醫也講排毒,除了正常的大便、小便及出汗三種排毒通路,古代人甚至還有春秋放血排毒的說法,但洗腸容易讓腸管變粗,長時間反復刺激還會使腸管麻痹,最終導致一些人為因素疾病。斷食排毒法也要因人而異。有的人脾胃虛寒,吃水果等涼的東西胃里會發生脹氣。如果你是超負荷工作者,到該吃飯的時候不吃,身體會出現乏力、眩暈、低血糖癥狀,對健康會有影響。

四、道家養的飲食禁忌

一、飲食之患 超過聲色

世人萬病滋生,生命夭折,很多都是由于飲食不當而埋下的隱患。從某種意義上說,飲食給人們帶來的禍害,比聲色禍害還要普遍和嚴重。因為人們可以完全杜絕聲色達一年之久,而飲食卻不可一日短缺:正由于它對人們的益處非常廣,所以,它的為害也特別深。加上在各種各樣的食物中,有的彼此之間氣味互相沖突,若是在食物搭配上無意中觸犯了禁忌,就更會在機體內沉積下毒素,緩慢地沉積經年而形成疾病,危害人的生命。

二、肉必新鮮 切忌異味

如果食肉類,必須保證它的新鮮。如果有其他異味,就不能食,食后會損臟傷氣,這一定要謹慎。

三、調養胃氣 切忌飲食不當

太乙真人《七禁文》第六條說:飲食得當,可養胃氣。彭鶴林說:脾為臟,胃為腑,脾胃的氣是互為表里的。胃是水谷之海,主受水谷;脾居中央,能消磨水谷,運化為血氣,以滋養全身,灌溉五臟。所以修身的人,不能不美其飲食,所說的美,并不是說要具備一切異品珍饈,而是要注意不食生冷、精硬的東西,不要強迫自己飲食。應在有些饑餓時才進食,但不可過飽;在有些渴意時飲水,但不能過多。這正如孔子的腐敗變味、魚餒而肉敗的不食等語。凡各種不宜食的食物,都損胃氣,不僅會使人生病,也會傷身。要少疾長壽,對這些都要深戒,養老奉親與自我保養的人也應當知道。

四、少食少睡 切忌飽食安眠

現在的人以飽食安眠為有生的樂事,卻不知多食使氣凝滯,多睡使人神志昏,這是養生的人所忌諱的。過去,應璩詩中說一老人長壽的緣由:“量腹節所受。”《博物志》上說:“所食愈少,心愈開;所食愈多,心愈塞,壽愈。”孫思邈在《方書》中說:“口中少,心中事少,腹里食少,自然睡。依照這三少,神仙訣了。”這都是古人相傳養生的秘訣,現在也可得到驗證。

五、五味不可過偏 偏則傷五臟

甜、酸、苦、辣、咸五種滋味,不能食之過多。所以多吃酸味會損傷脾,多吃苦味會傷肺,多吃辣味會傷肝,多吃咸味會損傷心,多吃甜味會損傷腎。

六、早食宜飽 午后宜少

午前是生氣,午后是死氣。釋氏有過午不進食的說法,是避死氣。《內經》講:“太陽正中陽氣隆,太陽偏西陽氣虛。”所以早飯可以吃飽,午后就應該少進食,到晚上更一定要空虛。

在飲食方面,我們一定要多加的注意,要合理、科學的飲食。避免因為飲食給我們帶來的疾病。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