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感覺統合訓練器材有哪些(感統器材的使用方法介紹)

shiyingbao

感統器材像孩子的玩具一樣,通過感統刺激的一些具體活動,讓兒童在快樂玩耍中,充分去感受刺激,讓大腦在“跟著感覺走”的過程中,充分完善其組合。

感統訓練器材對孩子進行的訓練不只是一種生理上的功能訓練,還包含了協調心理、大腦和軀體三者之間相互關系的訓練。兒童在使用感統器材的訓練中,促進感知覺系統的發育,增強自信心和自我控制能力。

使用感統器材進行一些游戲時,兒童在游戲中感覺到自己對軀體的控制,增強感覺信息的輸入,尤其是前庭刺激的輸入,促進感知覺的協調,進而達到改善腦功能的目的。

01 小貼士:感統訓練器材的作用

一、對腦神經生理抑制具有改善作用。

感統訓練器材可以通過改善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使運動速度和穩定性都得到提高,中樞神經系統對運動的協調能力增強。對提高孩子精細操作能力、視覺辨別能力和反應能力均有明顯作用。

二、可提高孩子運動協調能力。

感統訓練器材對孩子運動平衡能力差及動作不協調效果顯著。運動協調能力差的孩子訓練后能得到顯著改善。

二、可提高孩子學習成績,改善其厭學情緒。

感覺統合訓練不僅是對生理功能的訓練,還涉及心理、大腦、和軀體之間的相互關系,孩子通過訓練可增強自信心和自我控制能力。

孩子經過一段時間的行為集中訓練后,動作變協調,情緒變穩定,注意力改善,對于學習困難的孩子,參加感統訓練后學習成績會顯著提高。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孩子們在進行感統訓練時經常使用的一些感統器材吧!

02 常見感統器材介紹

01 獨腳凳

獨腳凳,也叫獨角椅,由凳面和凳腿組成,多為塑料材質,凳面為圓形,直徑大約20厘米;凳腿又小又鈍,只有一個。坐獨腳凳時,雙腿支撐,可以左右搖擺,做伸臂練習,并保持身體平衡,還可以進行姿勢維持練習。

02 平衡臺

平衡板又稱為平衡臺,材質主要為實木或高密度板,由臺面和臺墊組成,有單、雙人臺之分,臺面分光滑與粗糙兩種,光滑的適合大一點的兒童使用,粗糙的適合小一點的兒童使用,訓練的難度和感覺刺激的強度由臺墊的曲度決定,訓練時可以在臺面上坐、臥、跪、立,常見玩法是搖晃平衡臺,也可以和其他項目結合起來使用,比如站立平衡臺拋接球。

03 吊纜

讓孩子躺在吊纜中,就如同在搖籃里一樣,由成人輕輕地左右搖晃,預先設定好特定的目標,讓孩子在搖動的過程中注視目標;也可以做其他的延伸運動。

例如:在孩子前方地面放幾個玩具,讓孩子在搖擺中抓取,訓練手眼協調能力,對好動不安、有閱讀障礙的孩子有很好的幫助作用。還可以通過改變孩子在吊纜中的體位,感受坐、躺、臥、側等不同狀態下豐富的感覺刺激。

04 滾筒(啤酒桶)

滾筒可以改善孩子的平衡能力,身體協調能力,以及身體的雙側分化能力。趴和站立在滾筒上面的平衡游戲,可以通過強化固有感覺來提高孩子姿勢的平衡掌握能力,這種運動對身體協調不良,觸覺敏感的孩子幫助很大。

進入滾筒時,需要頭、手、腳的協調,可以促進前庭機能的全面發展,在滾筒中的旋轉時,可以有較多的感覺刺激,可以同時增強前庭一固有感覺和觸覺刺激,及身體頸肌張力反應,對孩子本體感的建立,強化身體形象概念有促進作用。

滾筒的5個訓練方法

俯臥滾筒

讓孩子俯臥在滾筒上,由老師扶著孩子的腳做前后晃動,要求孩子努力抬起頭和頸部,伸展雙臂。

站立平衡游戲

將滾筒豎立,讓孩子自己爬上滾筒上面,分開兩腳,伸展雙手,保持身體的平衡。

滾筒隧道游戲

把滾筒當作隧道,自己玩爬進爬出的游戲,可以頭在先,腳在后,順著進去,倒著出來;也可以腳在先,頭在后,倒著進去,順著出來;還可以蹲在里面轉彎,掉頭,提醒孩子注意手、腳和身體的運用。

筒內滾動游戲

讓孩子爬進筒內,將手指和手臂張開,注意保護頭部,同時頸部用力支撐頭部,不要把頭靠在筒壁上,老師輕輕推動滾筒轉動,可來回小幅轉動,也可先順著一個方向慢速轉動若干圈后,稍作停頓,再往相反的方向轉動若干圈。

滾筒內搖晃

將滾筒口朝上立起來,讓孩子蹲坐或站立其中,由老師扶住筒口進行前后、左右搖晃或順時針、反時針方向的旋轉。

有趣的感統教具還有很多,借助它們,感統訓練會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也讓孩子們在玩中提高,在提高中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