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6歲女子天天嗜酸如命……竟然是為了春季養肝,結果吃出胃潰瘍

shiyingbao

記者 柯靜 通訊員 阮芝芳 蔣明

春天是萬物生長、草木欣欣向榮的時節。在中醫五行中,春天屬木,而人體的五臟之中,肝也是屬木性,因此,中醫認為“春氣通肝,春天是肝旺之時,最適宜養肝”。然而,春季養肝也要采用正確的方式,不然會適得其反:36歲的陳女士便因為不恰當的養肝方式,最后吃出了胃潰瘍。

陳女士今年36歲,在杭州一家公司做職員。由于平時體質比較虛弱,總是容易感冒,所以她對“養生”特別上心。

春節期間,陳女士無意間從網上看到“春季養生,以養肝最合時令”。于是,從立春開始,就在衣食住行上,嚴格按照網上的說法來做。尤其當她看到“酸味入肝”,能激發肝氣也是養生的一種方式,她便開始大量食用酸味食品:每天喝養生茶,除了泡枸杞菊花外,還會放很酸的五味子;吃海鮮、河魚都蘸米醋,吃完后還會把作為蘸料的米醋直接喝下去;每天都吃冬青子;餐后覺得吃多了,就吃山楂來健胃消食;每天吃一大把酸棗仁來助睡眠……

很快,陳女士就出現了身體上的反應,反酸到肚子都難受了,有時候還會痛,而且每天大便四五次。可是,她也沒有怎么在意,繼續堅持著自己的“以酸養肝”。

前兩天,陳女士因為感覺胃部不適加上大便發黑油亮到了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就診,結果被查出大便潛血。

“我們給她做了胃鏡檢查,結果發現已經是嚴重的胃潰瘍了。這與她長期食用大量酸性食物有關。”浙中醫大二院肝病專家、省級名中醫施維群教授說。“五味入五臟,酸味入肝、甘味入脾。因為春天為肝氣主令,過食酸味會使得本就偏亢的肝氣更旺,因而損傷脾胃之氣。”像五味子、米醋、冬青子、山楂、酸棗仁等食物,本身就偏酸,大量食用后,會導致胃里的酸性變本加厲,從而影響健康。

施維群提到,春季確實需要養肝,但這并不意味著要用酸來養。“事實上,對于正確的春季養肝來說,并不建議多食酸性食物,反而是少食酸,同時要適當食用味道甘甜的食物來補脾,如大棗、山藥、紅薯、春筍、蓮子、米仁等,從而促進消化吸收,起到協調各臟器功能的作用。” 施維群說。

編輯 鄒倩慧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