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科普】秋分養生你必須知道的小知識!

shiyingbao

2019年9月23日,我們迎來秋分節氣,此時全球各地晝夜等長,秋分過后,北半球各地開始晝短夜長,即一天之內白晝開始短于黑夜;南半球相反。秋分過后,大家的養生重點應注意哪些呢?

秋分過后,養生應注重陰平陽秘,秋分節氣已經真正進入到秋季,作為晝夜時間相等的節氣,人們在養生中也應本著陰陽平衡的規律,使機體保持“陰平陽秘”的原則,按照《素問·至真要大論》所說:“謹察陰陽之所在,以平為期”,陰陽所在不可出現偏頗。要想保持機體的陰陽平衡,需從以下幾方面注意。

在運動方面

首先要防止外界邪氣的侵襲。秋季天氣干燥,主要外邪為燥邪。秋分之前有暑熱的余氣,故多見于溫燥;秋分之后,陣陣秋風襲來,使氣溫逐漸下降,寒涼漸重,所以多出現涼燥。同時,秋燥溫與涼的變化,還與每個人的體質和機體反應有關。要防止涼燥,就得堅持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秋季鍛煉,重在益肺潤燥,如練吐納功、練五禽戲,打太極拳、做八段錦、練健身操等。

在日常起居方面

秋分后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附向收斂、閉藏,起居作息要相應調整,《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早臥以順應陰精的收藏,以養“收”氣,大家要開始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在飲食攝養上

因秋屬肺金,酸味收斂補肺,辛味發散瀉肺,所以秋日宜收不宜散,要盡量少食蔥、姜等辛味之品,適當多食酸味甘潤的果蔬。應多喝水,吃清潤、溫潤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百合、銀耳、淮山、秋梨、蓮藕等,可以起到滋陰潤肺、養陰生津的作用。民間歷來秋日多食潤養的湯水,此時正是大有所用,如青蘿卜陳皮鴨湯、玉竹百合豬瘦肉湯、木瓜粟米花生生魚湯等都是養生之品。這里特別提示,秋季菊香蟹肥,正是人們品嘗螃蟹的最好時光。但是螃蟹是大寒之物,也不適宜多吃。

精神調養方面

最主要的是培養樂觀情緒,保持神志安寧。老人可減少說話,多登高遠眺,讓憂郁、惆悵等不良情緒消散,保持心情愉悅!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