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清明節養生吃什么食物

shiyingbao

清明有著祭祀和緬懷的傳統,每年一到清明節,很多地方都會以不同的形式,舉行各式各樣的紀念活動,緬懷革命先輩,紀念戰斗英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明節養生吃什么食物,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清明節養生吃什么食物

1、薺菜

清明前后的春天,肝陽上亢的人,特別容易出現頭痛、昏眩,慢性氣管炎也易在春季發作,這就是中醫學所說的“春氣者諸病在頭”。清明節之后,最適宜吃的時令蔬菜之一是薺菜。

薺菜可以降血壓、健胃消食、疏通腸胃,治療胃痙攣、胃潰瘍、腸炎等問題。另外,薺菜還具有強筋健骨、明目養肝、潤肺和中的作用。薺菜的營養價值非常高,含有蛋白質、胡蘿卜素、鈣、鐵、磷以及維生素B1、B2、C等,有助于增強免疫功能,適合清明時節食用。

2、螺螄

清明前后,春暖花開,大地復蘇,潛伏在泥中休眠的螺螄紛紛爬出泥土。此時螺肉肥美,是食用螺螄的最佳時令。螺螄食法頗多,可與蔥、姜、醬油、料酒以及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熗,無不適宜。

田螺肉豐腴細膩,味道鮮美,素有“盤中明珠”的美譽。它富含蛋白蛋、維生素和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鈣質的天然動物性保健食品。市場買回的田螺要放養三天,在盆中滴上幾滴麻油或菜油,讓田螺排盡腸腔內的泥質污物,每天換水幾次,用刷子刷凈、絞去尾部,焯水后高溫加熱、炒熟、燜透。

3、蝦

“三月黃魚四月蝦,五月三黎燜苦瓜。”關于清明蝦,曾經有詩這樣描述:“一夜東風吹雨過,滿江新水長魚蝦”。說的正是清明春雨淅瀝,河鮮生長讓人垂涎的景象?,F在“清明蝦”正處于新舊交替的時候,雨水足,新蝦未“散春”,運氣好的甚至可以看到蝦肚里有蝦籽。

4、香椿

香椿一般在清明前發芽,谷雨前后就可采摘頂芽,這種第一次采摘的,稱頭茬椿芽,不僅肥嫩,而且香味濃郁。

香椿是時令名品,含香椿素等揮發性芳香族有機物,可健脾開胃,增加食欲。香椿的揮發氣味能透過蛔蟲的表皮,使蛔蟲不能附著在腸壁上而被排出體外,可用治蛔蟲病。香椿還含有維生素E和性激素物質,有抗衰老和補陽滋陰的作用,故有“助孕素”的美稱。香椿具有清熱利濕、利尿解毒之功效,是輔助治療腸炎、痢疾、泌尿系統感染的良藥。

清明養生小知識

1、多吃些護肝養肺食物

清明時期,飲食方面,有些地方還保留著清明禁火吃冷食的習慣。但是,有一部分人群是不適合吃冷食的。清明時節飲食宜溫,多進食蔬菜水果,尤其是時令蔬菜。另外,清明節氣中,可的食品,例如薺菜、菠菜、山藥,對身體有好處。飲食須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宜少吃羊肉等酸性食物,可適當“增甘”即多食甜食,順應春天養生生機。但肥胖者宜相應減少甜食,限制熱量攝入,多食瓜果蔬菜。

2、宜溫避“發物”

春季體內肝氣隨著春日漸深而愈盛,在清明之際達到最旺。常言道過猶不及,如果肝氣過旺,會對脾胃造成不良影響,妨礙食物正常消化吸收,還可造成情緒失調、氣血運行不暢,從而引發各種疾病。

因此清明節氣中,不宜進食筍、雞等?!皠语L升陽性發物”指易引動肝風,易升氣升陽的發物,發物會動風生痰、發毒助火助邪,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鞍l物”有海魚、海蝦、海蟹、咸菜、竹筍、毛筍、羊肉、公雞等,可適當吃些涼性食物,因此“寒食節”也有一定的養生道理。由于清明雨多濕氣較重,因此在飲食上還要注意選擇一些溫胃祛濕的食物,如白菜、蘿卜、芋頭等。

3、不宜吃酸性食物

因為人體內的肝氣會隨著春天而日盛,肝氣在暮春之際的清明期間可以達到頂峰。此時如果肝氣過于旺盛反而容易損傷脾胃。而肝在五味中對應的是“酸”,此時如果再多吃酸性食物,就會不利于脾胃功能,影響消化吸收。因此,市民應少吃羊肉、狗肉、鵪鶉、炒花生、炒瓜子、海魚、蝦、螃蟹等酸性食物。

關于清明節的來歷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節,屬于禮敬祖先、慎終追遠、弘揚孝道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清明節歷史悠久,源于上古時代的春祭活動,春秋二祭,古已有之,祖先信仰與祭祀文化是清明節形成的重要因素。清明兼具節氣與節日兩大內涵,清明節氣在時間和氣象物候特點上為清明節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條件。

清明節氣是上古干支歷法中表示季節變遷的廿四個特定節令之一,處在生氣旺盛的時節,也是陰氣衰退的時節。清明時節,吐故納新、生氣始盛、氣溫升高、萬物皆潔齊,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這一時節正是郊外踏青(春游)與行清(墓祭)的好時段。清明節將節氣與民俗融為一體,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合一。

清明禮俗文化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先祖追求“天、地、人”的和諧合一,講究順應天時地宜、遵循自然規律的思想。清明節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日子,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經歷史發展演變,清明節吸收融合了寒食節與上巳節的習俗,雜糅了多種民俗為一體,具有極為豐富的文化內涵。

清明節的意義

祭祖的傳承意義

清明祭祖,其內涵是孝(敬)文化。祭祀祖先,是在盡孝道,感謝祖先賜予生命之恩。向已逝的親人、祖先送上哀思與敬意,給下一代提供一個認識孝文化環境,讓他們知道感恩有著重大的意義。祭祀這個社會習俗,具有深刻的文化意義。

掃墓祭祖,不但是人們對先祖的一種追思和敬意活動行為,而且是對先祖香火文化精神傳承的重要時機。利用掃墓祭祖之際,長輩向下一代講述些祖先的家族故事有著重要的意義,好的英雄事跡和成功事例,以及一些勵志的艱苦奮斗精神,都能鼓舞和鞭策下一代繼承祖先遺志和奮斗精神,使后代不忘本。對后代有著很好的教育意義;不好的事跡或家族的遺傳疾病,都可以讓后代總結經驗教訓,趨利避害。“國家文化傳承,靠國民;家族文化傳承,靠家人”。

清明節的易經含義

易經八卦對應一年四季陰陽消長的是十二消息卦(在奇門遁甲、風水等學術上應用很廣)。清明節是十二消息卦的第五卦澤天“夬”卦,上六爻為一陰爻,下面是五個陽爻。五個陽爻象征陽氣的強盛,一個陰爻表示陰氣即將消失,強大的陽氣將要驅除弱小的陰氣,就如溫暖的陽光驅趕寒氣。

就季節而言,清明所在的農歷三月是季春之月,生氣方盛,陽氣發泄,縮于地下的幼苗一齊破土而出,新萌發的枝芽使勁地伸著脖子往上長,萬物(包括人)將進入欣欣向陽之象。

就人事而言?!皦必?,從上下卦象上分析,卦象是乾(天)下兌(澤)上,為湖水蒸發上天,即將化為雨傾注而下之表象,以此象征決斷,“夬”即決也。常言道:“一年之計在于春”,在初春有了計劃的準備,今進入清明(谷雨)之際,正是你做決斷的時候。五陽驅趕一陰,去之不難,可以做出決定了,意指積極向上的決策即將驅趕陰霾的不利因素和小人,決策(事業)將會成功。

“將化為雨傾注而下之表象”,也有象征:是上級恩澤布施下屬的時候,做上司(老板)的此時要懂得對下屬的關懷,不然,你的政策(條例)將難以推行和實施。

夬卦,最上一陰爻,下面全是陽爻。陰爻也象征“陰靈”,陽爻象征人之“陽氣”,即是陰靈即將被人界逼回冥界的意思,這也是清明節成為掃墓祭祖的原因之一。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