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4種被吹上天卻沒什么用的食物:別再當冤大頭了!

shiyingbao

其實不僅是有些理論不可信,在生活中,一些保健品花樣和宣傳方式層出不窮,功效也是被吹得天花亂墜。它們有些除了價格高昂外,其實并沒有什么用。

看看下面這些被吹上天的食物,你是不是也上過當?

蛋 白 粉

胖子越來越多,而與此同時,瘦子也永遠吃不胖。瘦得皮包骨,一點也看不出血色。于是商家說,應該補充蛋白質。然后,蛋白粉就開始賣起來了。

實際上:健康人根本不需要

健康成人每天每公斤體重需要1克的蛋白質,這些數量的蛋白質是完全可以通過正常飲食來滿足的。因此,正常飲食的健康人是不需要額外補充蛋白粉的。

葡 萄 籽

平時吐掉的葡萄籽,也被大肆宣傳為能抗癌、抗氧化,各種“葡萄籽油”、“葡萄籽粉”也賣得火熱。

實際上:商家偷換概念

葡萄籽提取物抑制癌細胞的實驗數據不少,但結論前提都寫得很明確——“體外實驗能夠抑制癌細胞”。“體外實驗”只能說明可以針對特定癌細胞進行進一步研究,目前還沒有任何證據證明葡萄籽提取物能夠在體內抑制癌細胞。

有 機 食 品

每逢逛超市,總有人跟你推銷各種“綠色蔬菜”、“有機大米”,聽起來就很健康,再加上包裝上的“天然無農藥”,簡直就是吸引力滿分。

實際上:只是心理安慰

早前已有消費者協會對市面上的有機食品、綠色蔬菜等進行抽檢,抽檢結果讓人大跌眼鏡,它們雖然在價格上比普通蔬菜高出好多,但農藥殘留量等指標檢測結果依然超出國家標準……

酵 素

酵素這兩年火得不要不要的,不少商家紛紛聲稱這貨能幫助排毒美容減肥,神一樣的速度擠進了保健品排行榜。

實際上:一進嘴就失活了

“酵素減肥”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大忽悠。“酵素”其實是日本名,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酶”。

但胃中的酸性很強,一般而言,酶在這樣的環境中很難經受住考驗。再加上胃中還有專為酸性環境而生的胃蛋白酶,可以把別的酶切開,到了小腸的蛋白酶攻擊性更強,不管食物蛋白還是酶,都會被切得七零八落,不可能再有活性了,吃了等于白吃。

高 鈣 奶

平時買高鈣奶的價格也比普通奶高出不少。營養師介紹,所謂高鈣奶只是在生產的時候,人為地額外添加了一些鈣,也就使得奶中的鈣含量高一些了。

實際上:并不比普通牛奶有用

普通牛奶中的鈣為乳酸鈣,吸收率較高,而高鈣奶中是人工添加的碳酸鈣,吸收率較低。高鈣奶喝了也不等于能將所含鈣成分完全吸收,其實普通牛奶也就夠了!

魚 油

各大保健品專柜,魚油永遠是大花魁。真的那么好嗎?

實際上:吃魚就夠了

既然魚油來自于魚,提純魚油并不穩定,那吃魚不是更直接有效?除了魚油之外,魚還提供優質的蛋白以及維生素礦物質等微量元素,魚肉中的飽和脂肪酸很低,這對于心血管健康也是極好的。

海 參

實際上:不比雞蛋強

海參的價值在于蛋白質,不過它的蛋白質含量雖然很高,但質量并不高。蛋白質有高質和低質之分,雞蛋才是完美的蛋白質來源。

吃海參還不如一天吃兩個雞蛋,再搭配些豆制品和青菜,后者攝入的蛋白質在質和量上都要遠遠勝于海參。

解 酒 藥

中國向來有勸酒習慣,藥店里各種解酒藥也賣得火熱,還宣稱可以千杯不醉。

實際上:并不能減輕醉酒危害

解酒藥只是個噱頭。他們的批號并非藥品,而是保健食品,并不能減輕醉酒的危害。

兒 童 醬 油

兒童醬油的廣告宣稱“專為兒童健康研制的釀造低鹽淡口醬油”,適合拌飯、清蒸食物等,一則起到開胃的作用,二則補充營養。

實際上:有害無益

專家提醒,兒童飲食完全不需要額外再用醬油來調味。正常飲食中含有的鈉,已經足夠滿足兒童的生理需求,任何外加的鹽都是多余的。

養 胃 餅 干

隨著“猴菇餅干養胃”的說法越來越流行,市場上與猴菇有關的食品越來越多。小編逛超市的時候也掏錢買了一大盒,真夠貴的!

實際上:還不如蘇打餅干

據專家介紹,只有符合要求的用藥,才能達到治療的目的。所謂的“養胃餅干”,很難達到其宣傳的養胃功效。而且,蘇打餅干本身就是養胃的好幫手,花大價錢去買所謂的養胃餅干,倒不如幾元一大包的蘇打餅干。

初 產 蛋

“初產蛋”被很多人認為是濃縮的雞蛋精華,不惜高價也要買來吃。一些商家也宣稱初產蛋能促進大腦發育和增強體質,營養價值高,特別適合產婦、學生及老年人食用。

實際上:珍貴≠更營養

“初產蛋”雖然“珍貴”,但營養價值并不比其他普通雞蛋高多少。初產蛋健腦的說法也不靠譜,有益大腦健康的營養物質主要是n-3脂肪酸、卵磷脂等,沒有數據顯示初產蛋的這些物質含量比普通雞蛋高。

黑 糖

黑糖食品是很多有大姨媽疼痛困擾的女性鐘愛的零食,也一直被宣稱為天然健康食品,有美容養生作用。當然,價格也要比紅糖高。

實際上:只是長得黑

專家說,“其實黑糖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紅糖,功效上和普通紅糖無異”。黑糖和紅糖一樣都屬于蔗糖,兩者本質上并無差別,在營養價值與食用功效上也相同。

黑 枸 杞

黑枸杞一度被稱作“軟黃金”,據商家宣傳具有萬能功效,價格最高達每公斤數千元,甚至引發了數千人盜采野生黑枸杞。

實際上:還不如吃茄子

專家解釋,黑枸杞只是比紅枸杞的花青素含量高一些而已。其實,日常的紫黑色食物,比如葡萄、茄子、紫薯、桑葚中都含有花青素,想用黑枸杞來補充,性價比很低。

蜂 膠

蜂膠是蜜蜂從植物芽孢上采集的樹脂再加上自己的分泌物得到的一種膠狀物。蜂膠還能阻擋細菌等外來侵襲。商人們看到蜂膠可以被用來吹噓的空間——既然可以阻擋細菌的外來入侵,那么“抗菌”“抗病毒”到“調節免疫”“抗腫瘤”應該也不在話下吧?

實際上:尚未有科學依據

但事實上,蜂膠功效的研究多集中在動物或者細胞身上,針對人的實驗規模都不大,在醫學上不被認為能夠足以得出結論。

這些常見食物才最養生

多吃萵筍降血壓

相比于各種降壓藥,其實每天多吃點萵筍就能有效達到飲食控壓的目的。萵筍的含鉀量較高,有利于促進排尿,減少心房的壓力,對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極為有益。

膽固醇高每天吃兩塊紅薯

根據日本東京大學一項關于食物對膽固醇影響的實驗研究,發現紅薯的作用是其他130種食物的10倍,可以成為膽固醇克星。所以,每天早晚兩片紅薯,對膽固醇的降低很有好處。

血脂高吃點凍豆腐

日常飲食中也有能降低血脂的好東西,凍豆腐就是特別好的一種食物。凍豆腐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膽固醇。

凍豆腐最好在清湯中涮煮,否則它也會吸附湯中的油脂,不利健康。痛風朋友不可食用。

心臟不好吃些土豆

土豆是少有的富鉀蔬菜,專家說到:心臟病特別是心功能不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浮腫,常服用利尿消腫的藥物,易導致體內鉀的丟失,導致低鉀傾向。

因此,常吃土豆既可補充鉀,又可補充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及礦物質、維生素。

血糖高可吃苦瓜

治糖尿病有個經典的六字方針:叫“管住嘴、邁開腿”。

趙霖教授說:曾經有一個患糖尿病老同志來求醫,我告訴他每天買1根苦瓜,早上起來之后,把它切成丁,然后在開水里焯一下,把這苦瓜吃了,然后把焯苦瓜的水倒在瓶子里,拎著瓶子出去走一萬步。口渴了就喝苦瓜水,就這樣,老先生吃了3個月的苦瓜,指標都正常了。

所以,不必盲目相信一些聽起來很厲害的“養生推薦”。日常飲食中合理搭配、均衡營養,就是最好的養生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