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初級養生書單,重在好“入口”,每一本書都是從最貼近生活的角度去傳遞養生知識,一道家常菜,一杯易得的水果茶都蘊含著大學問。
本期的進階篇書單呢,就會相對從專業的角度引導大家如何逐步的改善飲食習慣,以及掌握一些自救的技能(是不是聽著都很厲害的樣子!)。但是也不用緊張,保證都是容易看懂并且干貨滿滿的好書,那就開始吧。
1、《求醫不如求己》
《求醫不如求己》系列可以說是干貨滿滿,給人一種你隨便翻開一頁,就可以收獲一個養生秘笈的感覺,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書中有大量的養生保健技法,還有插圖指導,做到了簡單易學,比如:推腹法、取嚏法、壁虎爬行法,可以預防疾病,還有金雞獨立、墜足法、叩首法等可以防止衰老、延年益壽,還有姑娘們比較感興趣的梳頭法,有美容的功效,敲帶脈法則是針對減肥,禿頭黨可以學學轉腳腕法,可以說是男女老少皆宜的養生寶典。根據需要自行取用,絕對的外出旅行+居家必備。
再來說說作者中里巴人,祖輩為醫,父輩習武,(其父是八卦掌第四代傳人)。自幼即師承父親的道家導引養生之功,更從祖父的親書秘笈中汲取中醫之精髓,盡得醫道同源之意趣。10年前開始出版《求醫不如求己》系列,開創了中國養生文化的新時代。
如今,求醫這件事變的越來越難,拿著錢都治不了病的情況比比皆是,對此,我們也無能為力,這就是為什么現在養生保健觀念日益被重視的原因,一本好書可以讓養生變的沒那么晦澀,即使只能略通皮毛,但如果這點皮毛解決了一次鼻塞、緩解了一次痛經,那就是它的意義所在。
2、《營養圣經》
所有人的養生第一步,都是從“吃”開始的,吃好了,整個世界都會對你微笑,吃什么?怎么吃?看似簡單,這其中不知道蘊含著多少知識,比如,健身人士關心的“蛋白質”,姑娘們關心的“糖”和“脂肪”,他們究竟來自哪里,又在如何影響我們的身體,這本書中都系統做了解答,當代的社會青年幾乎都是亞健康的狀態,每天的一日三餐全都由外賣輸送,快餐奶茶一日不落,為了減肥極端的節食,這些行為無不摧殘著我們的身體,我們都羨慕明星的身材儀態,他們好像怎么吃都不會胖,怎么忙都不會累,他們也是人,哪有什么不一樣呢?只不過他們有條件吃的健康合理,有毅力持續的鍛煉身體罷了。
雖然我們做不了明星,但最起碼做個健康的上班族吧。
作者帕特里克·霍爾福德,是世界健康和營養學領域代表專家,國際zui佳營養學會創始人,研究營養學超過30年,30多年來,他一直致力于研究營養對病痛和健康的影響,《營養圣經》現已被譯成20種語言發行。
譯者范志紅也不簡單,本身就是健康書人氣作家,新浪微博“范志紅_原創營養信息”粉絲超過130萬。范志紅的健康書,也非常值得推薦,比如《范志紅寫給女人的美麗健康書》里,關于美容、減肥、抗衰老,那叫一個實用,真真寫到了女性的心坎兒里。
3、《飲食滋味》
市場上的營養書籍數不勝數,大多是從食物的特性去分析,指導我們選擇。而吃過所謂健康餐的人都知道,一言難盡,這就是為什么大多數人沒辦法堅持健康飲食的原因,因為漢堡炸雞、零食奶茶,它實在太香了。
《飲食滋味》號稱是《黃帝內經》(飲食篇),是從國人的飲食結構和身體特性出發,編寫的飲食營養指南,在吃的健康的基礎上,還能讓食物的搭配變的有滋有味,這本書與冰冷的營養學書籍最大的區別就是,它會關心的饞不饞的問題。是不是心動了?
作者徐文兵,知名中醫專家,中醫教育家。倡導親近自然回歸傳統,以聞道、行道、證道為己任,惠及患者遍布海內外,桃李滿天下,成為獨領風騷的一代中醫教育家和醫學家。
4、《救命之方》
小編被種草這本書完全是由于它的推薦語,你們品品啊
“本書是專門為焦慮嚴重、壓力巨大的上班族和恐懼疾病、飽受疾病折磨的中青年朋友度身打造……
本書還特別指出疾病的根源絕大部分來源于人的種種不良情緒,如果忽視這一點,不注意修心,那么,世間再好的藥物都只能治病不能養命……”
這能不下單?恨不得把這本書背下來好嘛,試問,現在的上班族誰不焦慮,不焦慮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年輕,還有這書名,救命之方啊,誰不需要被救命呢(哈哈哈)?
作者羅大倫,是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特邀嘉賓,北京電視臺科教頻道《養生堂》前主編,當歸中醫學堂特邀講師。他出版的健康書本本暢銷。
咱就看這第一方:強健心腦血管,防止猝死
簡直扎心了,老鐵,作為一個新媒體人,這真真是一本救命書,不接受反駁。迅速給我下單,跪著看完,快快快!!!
5、《學會呼吸》
呼吸也要學習嗎?
Yep!
《學會呼吸》這本書,跟上期推薦的《睡眠革命》有相似之處,它傳授的是一種健康的呼吸訓練方式,同樣是呼吸,但是不同的方式會使氧氣的攝入有所不同,當身體攝取了適當水平的氧氣,就可以抑制自由基的大量產生,最大限度地降低對身體的傷害。但是如果攝入的氧氣過量,也會對身體產生不利的影響,所以呼吸的訓練很有必要。
作者帕特里克·麥基翁因自幼患有哮喘且深受其苦,跟隨布泰科呼吸療法的創始人——康斯坦丁·布泰科醫生進行系統性的學習。而后研究出這套系統的“呼吸優化訓練”造福了很多人。
雖然說呼吸是人的本能,很多人會懷疑現在去學怎么呼吸真的有必要嗎?但反過來想,吃也是我們的本能,現在不是還在努力的學習吃這件事來讓身體更健康嗎?所有能使我們生活的好的方式,都值得一試,沒辦法逆天改命,但至少我們為此努力過,就不會后悔,最起碼,也比別人掌握了一項技能呀。
OK,這就是我們養生書單第二期,(沒錯,還有第三期,更牛X),看書只是我們獲取知識的一種方式,如果你沒有這個習慣,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呵護自己的身心,養生的意識一旦形成,就會逐漸的影響甚至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所以,不要以為自己只是趕時髦,泡泡枸杞,喝喝綠茶,都是養生。
你,已經走在養生達人的康莊大道上了哦。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