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白露養生:從今天起多吃潤肺養陰食物 早睡早起適當運動

shiyingbao

吳靜 封面新聞記者 周家夷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5個節氣,秋季的第3個節氣,它有什么樣的含義?白露節氣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健康提示?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中醫科吳靜醫生介紹,進入“白露”,夏日殘留的暑氣逐漸消失,天地的陰氣上升擴散,夜晚漸涼,晝夜溫差逐漸變大。民諺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白露不露,長衣長褲。”的說法,所以,天涼了,大家記得及時添衣。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于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此乃古人對四季養生之宗旨,告誡人們,順應四時養生要知道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規律。

中醫認為“秋燥傷肺,肺陰傷”,入秋之后,很明顯的感覺是皮膚、眼、口、鼻、咽等干燥及肺系疾病復發,比如咳嗽、感冒、哮喘等,從而導致體內津液不足,故應以潤肺養陰益氣為主。

飲食:多吃潤肺養陰的食物

白露時節,“燥”為其特點,秋燥傷人,易傷津耗液,常會出現口咽干苦、大便干結、皮膚干裂的現象,百合、蓮子、銀耳、梨 、藕,這樣的食物能夠滋陰潤肺,緩解秋季秋燥的問題。同時,要“少辛多酸”,這個時候可以適當吃一些像烏梅、西紅柿這樣帶有酸味的食物。還應多喝水,以保持呼吸道的正常濕潤度。

白露之后,天氣漸涼,這個時節避免寒涼之品,多吃點溫熱的、有補養作用的食物,既能治秋涼,又能防秋燥,對健康大有裨益。秋季進補首推湯粥,如貝母梨湯、百合粥、冰糖銀耳大棗湯等,不但易消化吸收,還能養陰潤燥。此時飲食宜減少苦寒、辛辣的食物,宜多進酸甜甘溫之物,以養心肝脾胃,進食不宜過飽以免增加我們腸胃的負擔,導致胃腸疾病。

起居:早睡早起,適當運動

這個時節起居調養的重點是“養收”。所以古人提倡“早睡早起”。在起居上,做到早睡早起,順應自然,保持精神愉悅、心情舒暢,以收斂神氣。

此外,運動是養肺最好的方式之一。可以多進行太極拳、八段錦等運動項目,從而提高機體免疫力。

情緒:保持樂觀,避免悲傷

情緒要寧神定志,心態祥和,白露節氣,天氣多變,冷暖交替,肺以清肅為主,極易誘發消沉的心緒,自古就有“悲秋”的說法,所以保持心情愉悅是戰勝悲觀情緒的基礎,把“悲秋”的情緒變為欣賞秋天的月高風清,自然界的秋收冬藏,保持神志安寧,不悲春傷秋,自會心境平和,收斂神氣。從而對飲食、鍛煉等養生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