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雜志:
3月20日晚,由上海市教委、市衛健委指導,上海市口腔醫院主辦,上海教育報刊總社康復雜志社承辦,上海市口腔醫學會、上海市預防醫學會協辦的“關注兒童健康,從預防口腔病開始”直播課吸引了19萬人次觀看。
上海市口腔醫院的3位專家張穎醫生、曾曉莉醫生和王滬寧醫生教給大家很多實用的護牙知識和常見口腔問題的應對措施。直播內容精彩,我們一起回顧。
口腔專家精彩解說
怎么遠離蛀牙、疼痛
含糖食品及碳酸飲料攝入過多會導致齲病和牙齒敏感。少吃甜食,少喝碳酸飲料。減少吃糖次數,進食后用清水或茶水漱口。晚上睡前刷牙后不能再進食。
怎么有效清潔口腔
適合兒童的刷牙方法是“圓弧刷牙法”,具體操作方法是將刷毛放置在牙面上,輕微加力,在牙面上畫圈,每部位反復畫圈 5 次以上,前牙內側需將牙刷豎放,牙齒的各個面均應刷到。
選擇大小適宜的兒童牙刷,每兩至三個月更換一次,當出現牙刷毛外翻或倒毛時,應及時更換牙刷,做到一人一刷一口杯。每天早晚刷牙,每次刷牙時間不少于 2 分鐘,晚上睡前刷牙更重要。學齡前兒童很難完成精細復雜的刷牙動作,需要家長幫助和監督。
類型:牙膏的氟濃度在 500-1100mg/kg
用量:0-3 歲 米粒(15-20毫克)
3-6 歲 豌豆
>6 歲 黃豆大小即可
怎么擁有整齊牙齒
戒除不良口腔習慣
及時處理替牙期障礙
替牙期間的乳牙早失、滯留、鄰面齲壞、多生牙和先天缺失牙等,均可引起錯頜畸形。
定期口腔檢查
什么時候開始看牙?—— 第一顆牙齒萌出后的6個月內(一周歲內)。
檢查什么?—— 牙齒的萌出、蛀牙、牙關系、牙齦炎、不良習慣、舌系帶、口腔黏膜等。
兒童及青少年多久檢查一次口腔?—— 3~6個月。
連線專家,解答你所有困惑
問
孩子7歲,門牙一直不掉,需要拔掉嗎?
答
一般情況下,孩子從6~7歲開始替換乳牙。當然,每個孩子不同,時間前后差個1年不是大問題。家長實在擔心的話,可以去醫院拍個牙片看一下牙胚發育情況。如果牙胚正在發育中,那不用擔心。但如果恒牙已經長出來了,乳牙還沒掉,出現了雙排牙,那就建議拔掉乳牙。因為如果把恒牙位置占掉,恒牙就容易長歪了。
問
牙齒上出現白斑是怎么回事兒?
答
原因有很多,與牙齒一過性的脫礦、發育缺陷、當地水質,孩子用藥史、口腔衛生習慣、飲食習慣等有關。如果是因為清潔不到位,菌斑附著,食用大量甜飲料所造成的白斑,很可能是即將蛀牙的信號哦。所以發現白斑后要先確定原因。如果只是單純的白斑,沒有造成實質缺損的無需治療,但需要定期檢查和預防白斑的繼續發展。
問
發現孩子“地包天”?應該看什么科?
答
我們家長越來越關注孩子的面容問題了。“地包天”是下面的前牙咬在上面前牙的外面,長期發展下去,孩子的面型會呈月牙形,影響外貌,要及早干預。如果孩子比較小,可以看兒童科,我們有亞專科早期矯治。如果大些的孩子可以去正畸科做治療。一般情況下,乳牙期的“地包天”多數采用活動性的矯治器治療,可以摘戴。大一些的孩子可以采用固定的矯治器了。如果有頜骨發育的異常,則可能還需要戴用前牽引面具。醫生會根據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療法。
問
孩子換牙后喜歡舔牙,要糾正嗎?
答
新牙齒的生長過程中很緩慢,導致不適感出現。孩子會喜歡舔牙或者推動新牙。如果過程很短,輕輕舔一下,不會有很嚴重的后果。但如果用力過大,時間過久,甚至出現吮指,咬筆頭等壞習慣,就會對牙齒排列和頜骨發育造成很大影響。應該盡早到醫院就診,糾正不良習慣,促進改善牙齒骨頭和肌肉的平衡。
問
孩子門牙被撞掉一塊?要怎么處理?
答
我們稱之為“牙外傷”。缺損的這一塊建議家長盡量找到。比起補牙材料,用自己的牙齒填補還是會更加自然。不管是缺損的牙片還是用材料補,后續都不要吃太硬的東西。
還有更嚴重的情況是整個牙齒脫落。也是一樣,請家長盡量找到這一顆牙齒,還有再植回去的機會。這里要提醒家長,清洗脫落的牙齒時,一定要手拿牙齒的冠部,而非根部,以免破壞活性組織。最好放在牛奶或生理鹽水里保存。不要用干的紙巾包裹。盡量在15分鐘內趕到醫院。
問
孩子睡覺愛磨牙,是什么原因?
答
缺鈣、寄生蟲感染、不良吞咽習慣等都會導致孩子睡覺磨牙。我們要對因治療。其實,門診上遇到比較多的是孩子在替牙期時愛磨牙。因為長牙的不適產生夜間磨牙,這種情況會隨著牙齒萌出而自行緩解。如果磨牙癥狀持續或者加重,建議及時去醫院就診,必要時可制作磨牙墊。
直播課落下帷幕,感謝學生和家長的支持。更多精彩請戳→。我們將再組織口腔專家進行線上直播答疑。具體時間與內容,您可關注“康復雜志”公眾號。
康復小編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